新冠疫情使金融行业传统线下服务及获客方式受阻,依赖于移动化和线上化的“零接触式”金融服务成为主流趋势。面对新形势,监管政策也在逐步调整,鼓励和引导“零接触式”金融服务发展,“零接触式”服务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业对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 5G 加快部署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探索 5G+金融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行业共识。 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金融普惠,金融业需要积极探索5G 应用,利用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成为金融科技政策关注的新热点。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支付、理财、风控等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广大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共识。一方面,5G 使得多种新技术应用在高性能的网络环境下能更好得落地,另一方面,5G 带来了泛在互联的移动基础设施,将更高效的打通金融业通往用户的“最后一公里”。 5G 首先赋予金融的核心能力是提升了金融的感知能力,表现在5G给金融业带来更广泛的感知对象、更全面的感知流程和更丰富的感知数据。基于5G对感知能力的提升,金融业多方面要素内涵迎来明显的优化,包括更丰富的创新工具、更可靠的风控手段、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广泛的触点渠道、更完善的业务流程。5G与金融业的融合应用主要服务于3类金融主体,即金融机构、金融客户和监管机构。(王玉荣 刘斌 武威龙 铭略致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