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加入华为,成为华为移动产品线创始人之一;2001年年初进入宇龙酷派,担任常务副总裁一职至今,分管营销系统(包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带领团队将酷派成功塑造为高端商务手机市场的领先品牌。拥有十多年通信行业营销领域和品牌领域的丰富经验,并入选中国手机行业的风云人物。
新锐扫描
深圳高科技产业要“二次创业”
在国内通信领域,如果你已习惯华为、中兴的“中华”组合,或许另外一个来自“深圳制造”而且可以与前两者并驾齐驱的品牌会让你改变老观念。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来自深圳的华为、中兴、酷派在A ndroid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中,分别为11.4%、9.8%和9.2%,位居第三、四、五位,超过大名鼎鼎的索爱、LG和HTC们。数字背后的逻辑就是,深圳通信产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对宇龙酷派这名产业新秀来说,李旺是推动智能普及潮的幕后“操盘手”。顶着电子硕士光环,李旺1996年来深圳,10年前,他跳进了宇龙所布下的“智能手机棋局”中,从此欲罢不能。“未来将是智能的世界。我们先走了一步。”李旺说,过去10年是深圳最黄金的时间。大部分深圳企业赶上大时代的成长,感受到中国通信业的爆炸性发展。新运营商的成长、PDA、互联网、3G,才能孕育一些大企业。中国手机产业从基础转向智能,酷派恰好赶上这个浪潮。
在李旺的信念中,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是深圳制造的原动力。未来30年,深圳要靠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来支撑,尤其通信、IT为主,因为深圳没有土地,没有能源,这里又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经不起污染,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深圳本身没有市场,所以被迫要把眼光放到全国。
未来怎么走,他认为,放眼亚洲,目前有三个通信产业圈子:韩国首尔、大台北,还有以深圳、东莞为重心的珠三角。深圳是成长最快的,所以这里孕育商机。
“每个城市文化不同。深圳文化是创新性,上海外企文化浓郁,而北京是国企总部,也有少数互联网创新企业,香港依然贴着金融服务业的城市标签。”李旺说,深圳孕育了大批优秀企业,腾讯、华为、研祥、比亚迪们,它们都有共性的地方——— 非常浓厚的创新色彩、胸怀和眼光,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张才是终极目标。因此,深圳企业只有二次创业才有机会。也就是说,要往上走,解决高附加值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团队都要往上走。深圳和内地城市存在经济时间差,像现在深圳人力比西安高50%,宇龙酷派把工厂迁往东莞、西安,但“大脑”肯定在深圳。李旺坦言,要么有更高创新能力,要么储备高级人才,只有具备全国性竞争能力的企业今后才能在深圳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