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的大方向上去看类智能手机,它应该在3G出现之前,让消费者接受这时候会在当时拥有一定的市场。在3G盛行的此时推出类智能手机,我感觉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也可能是想拾回没人重视的这部分市场”,于刚对记者说。
有评论指出,今年国内手机市场快速转向智能手机与3G手机,功能手机份额在不断萎缩。由于山寨手机厂家基本不做3G手机,压力变大也就顺理成章。
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过,与智能手机相比,山寨机目前没有好的3G芯片,很多还都是采用联发科的2G芯片,所以如何在这方面追赶品牌手机厂商就成了山寨机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来看很难得到改善。
作为山寨机背后的“推手”,联发科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该公司2011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当季收入为198.67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39.3%;净利润为30.65亿元新台币,同比大幅缩水72.3%。智能手机的诞生,对联发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或许是为了寻找差异化优势,以便在与对手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联发科在6月底推出了新式武器:“类智能手机”,期望占领介于智能与非智能手机之间的市场。
“只是临时的战略罢了”,易观观察家于刚也告诉IT商业新闻网,虽然与低端智能手机相比有价格上的诱惑,但是在消费者消费心理上面来讲,这种类智能手机并不会给消费者甚至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带来多大的吸引力。可以说继续玩2G市场并不会走太远。3G 甚至4G的概念已经让消费者所接受,一味追求低端市场的人们虽然部分存在,如果加上运营商针对3G网络的政策,想必低端会逐渐走出市场,联发科的策略可能是想在3G狂行的市场,去掠夺剩下的资源。
“从长远的大方向上去看类智能手机,它应该在3G出现之前,让消费者接受这时候会在当时拥有一定的市场。在3G盛行的此时推出类智能手机,我感觉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也可能是想拾回没人重视的这部分市场”,于刚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