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5·17世界电信日”,今年电信日的主题则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直接指向了第三、第四市场。作为信息化技术走在前列的东莞,在今年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又有哪些新动作?专业人士将如何解读电信行业?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东莞市移动手机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智。
关于主题
无线建设是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本周二,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到了,请问怎样理解今年的主题?
李智:今年电信的主题确定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可见信息化的重点已经开始普及到了农村生活方面,关注到了百姓话题及民生信息化的方方面面。而在东莞,则是提出了建设“无线城市”,其实也是关注到了农村生活的信息化建设。
记者:无线城市进行一年多了,你个人如何打分?李智:目前,个人感觉其实质性进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特别是很新的应用,还未在东莞凸现出来。但也看得到,三大运营商在3G网络布点、无线城市建设方面都在进行,基本的网络覆盖已完成,但有一点,现在进行概念的炒作还不是时候。毕竟用户使用网络还是依靠固网宽带的多;移动化信息化使用的几率,还是比较少。可能年轻人更喜欢这种更方便、速度更快的无线方式。
关于现状
“三国”大战消费者受益
记者:就你接触到的行业情况,现在3G时代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智:就消费者向协会投诉的问题来看,问题最多的还是集中在信息资费方面,特别是收费需要透明化,流量实时通知等,反映较多的如话费余额、有效期、三个月号码作废等,消费者对此都颇有微辞。以三个月号码作废为例,这在技术上实现提醒或者通知用户并不是不能做到的。既然不难,为何一直都未去做或者去真正改变呢?
不过,就终端来看,从最初3G终端产品较少到现在种类渐多,特别是“0元购机送话费”的推广,以后将会是大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资费降低的另外一种体现,或者可以说是购机成本降低了。目前来看,东莞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仍旧很激烈,但话说到底,最终还是消费者受益。
记者:以前是一家独大,现在3G牌照发放至今,东莞三大运营商的格局是否发生了质变?
李智:现在来看,相比一家独大的时期略有改观。现在三大运营商各有各的优缺点。中国电信方面,他们的短板在于终端资源比较受限制,在宣传上,重点偏向于3G,但最终盈利点和爆发点还是靠捆绑营销的方式,如电信在东莞有着较为深厚的宽带业务捆绑用户群,搭借着CDMA这个优势网络品牌,今后有望朝着综合性移动运营商方向发展;而中国联通目前存在的难题就是网络信号的好坏,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发展却不太理想。单独只靠苹果这个明星产品捆绑两年的用户群,是否能够真得拉拢过来,很难说。再者,联通的营销政策变化较快,人员变动也频繁,最终导致一系列连贯性的政策无法真正继续下去。特别是随着4G的到来,联通的压力很大。
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它的网络信号好,长期以来在东莞培养了大量的忠实客户,各方营销模式和政策以及捆绑式营销的手段都很有计划性、针对性;当然移动由于在3G上处于弱势地位,围绕的很多应用都还在2.5G的内容,只有靠慢慢抓住老客户,才有机会在4G网络到来时,继续维持第一的位置。
总之,我个人认为,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未有实质性的改变,电信投入重多物力穷追猛打,联通因为苹果而信心十足,但整体提升并不是只看眼前,最终比拼到底的还是三家的服务态度、网络信号改善及国家政策是否继续放宽,市场是否完全被放大。
关于民生
流量计费要尽量透明化
记者:三大运营商未来应该怎样做才会更加贴近民生呢?
李智:首先还是继续完善网络,其次丰富内容,信息化的各类民生方面的应用,如手机钱包、定制各类服务等等;特别是民生信息化服务上,建议分类更加细致化、人性化及个性化;例如一个陌生的消费者到了一个陌生的镇街,能够在进入这个镇街后,可以立即收到相关衣食住行的短讯,这样就很贴心。
最后,建议各家运营商能够在流量计费上,尽量透明化,这样有助于打消消费者因为担心太贵不敢使用无线网络的念头。
关于未来
运营商或开拓销售渠道
记者:目前看来,运营商与手机连锁店、家电卖场方面的合作日渐紧密,对此你怎样看待?
李智:现在是终端为王的时代,手机连锁店未来若只靠销售手机业务,今后它们很难生存下去,若要长期活下去,的确需要多方发展;而三大运营商也需要继续开拓渠道,延伸捆绑销售自己的服务;恰好手机和家电连锁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渠道,双方一拍即合,大家各取所需。
未来他们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但将来运营商是否会取代这些渠道,暂时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