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市场已经持续成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增长点”,一方面是终端价格下降,农村用户使用3G的门槛得到降低;通过3G网络的不断延伸,3G市场知识的持续普及,3G也越来越为农村用户所逐渐接受。中国移动如何借助这一机遇实现在农村市场的跨越式覆盖?《通信产业报》(网)特邀专家及各地一线移动运营商,从宏观的、微观的角度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中国移动如何在农村市场实现新的跨越。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建设无线农村WiFi可成主力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要建设无线城市,无线农村的建设同样重要。其中,鉴于中国农村地区范围广大,且3G网络部署成本巨大,因此,WiFi部署可以成为无线农村部署的重要手段。
宋俊德表示,目前中国农村通信现状可以分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发达地区,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话音通信,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也十分迫切;而在不发达地区,农村用户仍然停留在使用话音通信的阶段。
对此,宋俊德认为,低价智能手机将为电信运营商发展农村用户带来巨大机遇,但智能手机“低价”更需“傻瓜化”,“操作太复杂的智能终端不适合农村市场,傻瓜化的智能终端在农村才有广阔的发展基础。”此外,宋俊德也强调,加强对智能终端操作的市场教育培训也十分关键:“目前很多农民甚至连发短信都不会,更谈不上使用智能终端,因此,加强市场教育是普及的先决条件。”
除了终端部署,宋俊德表示,网络的部署同样重要,但“3G网络部署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成本巨大,因此,WiFi部署可以成为无线农村部署的重要手段。”农村用户的特点是ARPU值低,将来也将持续该趋势,因此,运营商部署低成本的无线网络和终端,并发展庞大的低ARPU值农村用户群将成为未来发展农村市场的基本特点。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不提升农村ARPU值也能盈利
农村普及先进的信息通信成本很高,ARPU值很低,是要赔钱的。所谓ARPU值就是每个月用户平均付出的费用。农村用户的ARPU值肯定在开始的时候很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亏损,就看盈亏平衡点在哪儿,一般推迟3-5年是必要的。
ARPU值是一个收入的指标,还要看平均成本,才知道企业能否可持续下去。与其他消费不同的是,打一分钟电话的单位成本是随着用量的总分钟数急剧下降的,也就是这个网络建成以后,你用得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虽然穷人进来ARPU值相对来讲降低了,但是你成本也降低了,因为你的分母增加了。
前些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搞了一个铱星电话系统,在海里打电话,在珠穆朗玛峰也能打电话,直接通过66颗卫星转接,打一分钟3.5美元。但就是因为它的用户太高端了,把全球卫星的费用加到少数有钱人的身上,结果支撑不起来,不得不破产。
只有让低端用户进来,才会稀释网络的单位成本,产生新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动态地、前瞻性地来看问题,用户越多,分母越大,单位成本就会急剧下降。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各个大运营商已经在农村竞争信息通信市场,如果政府能够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大、更多的倾斜,从法律上明确信息通信业的准公共品的社会定位,建立信息通信普遍服务制度,才能促使我国农村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