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1日,中国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反垄断法》。有人笑称《反垄断法》是以“劫富济贫”为己任的“经济宪法”,它的存在就是要革了垄断企业的“命”。在欧洲,反垄断法的确一直扮演着“打土豪、分田地”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微软、英特尔这对老伙计更是闻反垄断而色变。
历时13年的中国首部《反垄断法》终于破茧而出,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特尔、微软这对反垄断诉讼中的常客更是成为了“人民公敌”,一时间批评家摩拳擦掌,口诛笔伐,摆出一副不将其“挫骨扬灰”而不快的架势。法学家们更是身体力行,个个铆足了劲誓将承担中国反垄断第一诉。
但是英特尔、微软这两个老伙计谁将成为中国反垄断诉讼的第一被告、拔得反垄断诉讼的头筹却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有学者撰文论证。下面咱们让这对老伙计进行一下PK:
第一回合:垄断手法
“仗势欺人”指数
英特尔:
微 软:
“仗势欺人”这四个字中,“仗势”不是你的错,但“欺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各国的反垄断法大多也仅仅用来调整垄断行为,为而非垄断本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位老伙计是如何“仗势欺人”的。
英特尔:虽然在技术创新上英特尔缺少了锐气,但它凭借其在垄断技巧上“深厚的造诣”,多年以来一直压制着各路竞争对手。英特尔在与国内OEM厂商签订的合同中,包含了大量排他和限制竞争条款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例如:“如果合作伙伴使用非英特尔的产品或使用比例超过一定百分比,将不会得到来自英特尔的优惠”,这样的表述比比皆是。英特尔凭借大量排他协议,直接把竞争对手放到了比赛的观众席上,而独享垄断大餐。难怪很多发烧友会说:“如果没有了AMD的竞争,我们只能永远拿买鲍鱼的钱吃扣肉,没准连扣肉都没有也许我们还停留在586时代。”
微软:微软在垄断政策上,也表现的更“霸道”一些。由于在所在的领域内实在找不出谁能和他较较劲了,因此微软的“垄断罪行”更多集中于对垄断优势的利用而非制造垄断行为本身,反垄断诉讼也更多集中于浏览器、播放器这样的小东西上面。当然微软利用其垄断地位聚敛的钱财也是相当可观的,上世纪末一套操作系统要几千块,对于政府机构进行的采购竟然敢加价销售,除了霸道的微软还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可谓是前无古人啊!
第二回合:技术创新
“驻足不前”指数
英特尔:
微 软:
“温饱思淫欲”,对于垄断企业来说,过度的“温饱”带来的是技术的驻足不前。同时作为行业的领头企业也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
英特尔:Intel这些年的发展还真印证了“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句话。自从在奔腾年代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并几乎独霸了CPU市场,Intel日趋成为了稳健的跟随者,在64位处理器、多核心技术上都落后于竞争对手,即使推出新产品也不免是迫于竞争对手的压力。难怪在最新的广告中英特尔也只能频频拿45纳米说事了。
微软:其实微软比英特尔幸运多了,微软至少不像英特尔有AMD这么顽强的一个对手。LINUX虽然在服务器领域抢占了部分高端市场,但总的来说只是无数个半成品而已,在微软主攻的消费领域还是不具有任何竞争力的。但在产品领域微软的自我“折腾”却一直没有停下来。从windows95到98再到2000、XP以及最新的vista、Sever2008(windowsme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不提也罢),微软的“独角戏”平均每两年就上演一次,虽然每版系统推出的时候都有人骂,但经过微软的缝缝补补总能被改成经典之作。
第三回合:慈善投入
“一毛不拔”指数
英特尔:
微 软:
垄断大佬们个个赚得脑满肠肥,不出点“血”是难解咱们这些“草民”的心头之恨了。所以第一回合咱们比比这两位老伙计的慈善投入。
英特尔:作为世界最大的CPU及配套芯片提供商,英特尔的慈善策略也基本沿袭着“实业慈善”的路数。投资教育型电脑、在不发达地区建立封装厂都是最常用的手段,但是这种慈善的真实目的是否真的那么纯正就不好说了。以前一阵的学生电脑OLPC计划为例,加入之初英特尔风风火火,甚至放下架子同竞争对手打起了价格战,但到执行的时候却没了它的身影,在第三世界国家偷偷卖起了自己的“低价”PC。可见它的投入对于以此获得的利益来说也是九牛一毛了。
微软:说到微软,现在最火的新闻应该就是老比尔的“裸捐”了,560亿全数捐出,真把笔者吓了一跳。虽然是捐给了自己名下的基金会,但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老比尔帮微软做了一次完美的“排毒养颜”,将我本想砍向这个“地主老财”的屠刀停在了半空中。当然微软利用鸡肋版操作系统在发展中国家聚敛钱财也是可恶至极,剿灭了盗版,也为将来大赚特赚埋下了伏笔。
结果不言自明,在前两项的对比中英特尔仅以小幅优势超越微软,但在第三项对比中,微软凭借老毕尔的“裸捐”几乎将得分归零,并最终协助英特尔在此次对比中夺魁。虽然我们也能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微软也是横征暴敛,但它更多的是在利用垄断而非制造垄断,这样看来貌似在这两位老伙计中英特尔更加危险,在中国反垄断第一案的争夺中,英特尔也更可能“荣登榜首”。
2008年8月1日是中国的建军节,也是中国反垄断大军正式成立的日子。对于英特尔和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诉讼是否会延伸至中国,这种诉讼热潮会强烈到什么程度成为了法学界和IT业界关注的热点。毕竟在我们的近邻韩国,英特尔已经受到了高达2600万美元的反垄断处罚。这2600万美元罚款对英特尔来说虽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却引起了更多关注,这意味着本已在反垄断战场上焦头烂额的英特尔,又面临新的亚洲战场。而这种局面是否会扩大到中国现在还不得而知。
《反垄断法》颁布后,英特尔很可能因为与OEM合作伙伴签订的限制竞争及排他条款而受到处罚。如果英特尔在中国受到诉讼,相关条款被判无效,国内的OEM厂商及进入中国的其他国际PC生产厂商将有更自由的选择机会。同时对于英特尔,多年以来建立在垄断基础上的渠道体系也将受到竞争对手的进一步蚕食。英特尔将不得不走出他的“垄断城堡”,直接面对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慢半拍”的研发步伐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考验。
据最新消息,欧盟将最早于7月17日前再次对Intel提起反垄断诉讼,看来在争当国际反垄断诉讼被告的竞赛中,英特尔已经大幅领先于微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