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7-29 |
信息来源:赛迪网 |
一年前,Facebook开放了API,允许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发与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应用程序,这一策略几乎让Facebook成为集各种个人网络应用的大成者。其中“我去过哪儿”在Facebook上推出三个月时间内获得了240万用户,并被旅行网站巨头Expedia以300万美元收购。这无疑是给一些开放API的观望者打了一针鸡血,于是,Google联合着几家SNS一起开放了。
最欢实的要数不甘人后的跟风爱好者校内网,它大张旗鼓的鼓吹开放API的价值所在,
更是将开放平台说成是校内网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但开放后的校内做了什么?
1.看到史玉柱入股51.com引发了社区游戏化的讨论后,陈一舟站出来说:是我第一个提出社区游戏化理念的。
2.校内更是声称由其内部员工开发的“好友买卖”(被开心、海内一路抄袭过来的应用)领衔各路应用程序。
3.校内网开放平台尝试让开发者盈利,开发者成功邀请一个星级用户将可获2元奖励。(真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由此可见,即使国内SNS同是屎壳郎,校内网也要一次滚俩粪球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说校内永远无法成为SNS的先行者,更不会是先驱者。而51.com开放平台后,迟迟没有新动作,像开放API这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为何如此低调呢?还有海内,开放API的结果就是克隆一个“争车位”出来么?
一向标榜本土化的占座网,在开放API的策略上也不忘向本土化上靠拢,尽管笔者很赞同张帆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本土化的理念,但如何本土化的开放API?不知道占座网将交给大家一个怎样的答卷。不过其前期与酷讯的合作无疾而终,给本土化开放的拥护者留下了很多思考。
以中国互联网今天的现状来看,以网站自身的技术还有网民的需求来看,开放API果然是SNS发展的必然之路么?或许,开放之于中国互联网还只是乌托邦。浮夸风一日不除,开放API在中国永远只能是个幌子。 |
|
|
|
|
|
热门资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