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领域或许在今年会出现重大变局。
也许有一天,你出门不用再带钱包,但一定得带手机。在国内覆盖3G后,移动支付的需求日渐庞大。近日,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招兵买马,新一轮的移动支付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移动支付烽烟四起
3月2日,广东电信市场部总经理杜金彪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是广东电信目前正在尝试的手机一卡通业务。
2月24日,广东电信推出了天翼羊城通与天翼广佛通。天翼羊城通主要是近端支付,整合了天翼手机UIM卡通信功能与羊城通的电子支付功能,可以在通信、公交、购物等消费领域使用,由于采用了SIMpass技术,用户需要更换一张SIM卡。但广东电信与广州羊城通公司没有透露合作模式的具体内容。
“我们目前与羊城通的合作只是在渠道上面。”广东电信内部一位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这一合作目前仅限于渠道上,但未来并不排除深入合作的可能,比如设立合资公司或是利润分成。
广东电信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由于产品刚上市,销售数据还无法透露,但市场反应良好,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很大,每年号百公司订机票的销售额都能达到几亿元。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广东电信还准备将支付业务扩大,进军零售、医疗、旅游以及娱乐等行业。
而广东联通方面则抛出了自己的新产品“牡丹•沃银”卡。去年11月,广州联通与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工商银行广东分行一起推出了“银联手机支付”产品。
广州联通相关人士介绍,该卡将银行卡与联通3G手机相结合,在特制的手机SIM卡上,加载符合人民银行PBOC2.0标准的IC卡“电子现金”和“电子借贷记”应用,可同时支持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目前已经在广州近23000家支持银联闪付功能的商户,近25000台POS机上刷卡。
这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行动。
2月22日,中国联通对外宣布成立支付公司,招聘规模超百人,最高月薪15000元。
而中国电信方面也开始筹备支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电信号百公司副总经理高宏亮已准备走马上任。中国电信依据自身业务制定了移动支付的三个方向:一是面向大众的支付业务;二是面向集团和政企客户,完善集团客户的信息化工作;三是中国电信与银联及第三方行业账户的运营。
动作最大的是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两会期间确认,中移动正在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准备和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
冲击第三方支付行业
整整一年前,中国移动宣布出资398.01亿元,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股权。双方将在移动金融和移动电子商务上展开紧密合作,包括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务、移动转账业务等。
外界一直猜测中国移动究竟如何在移动支付上出招。通过近日王建宙的话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深度切入移动支付,运作第三方支付平台。
而其他两家运营商成立或筹备移动支付公司,后续会如何?
“成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必然的,”腾讯财付通一位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各地运营商都拥有一些主导权,而且中国各地市场特点不一,未来很有可能会形成区域模式。
运营商的强势介入让第三方支付公司感到了压力。目前移动支付方式可分为远端支付与近端支付,广东电信与广东联通涉足的属于近端支付,而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如支付宝以及财付通更多的在于远端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