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民生,而与民生相关的信息产业也备受两会代表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提到: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等信息产业内容,有力证明国家对信息产业的重视。为更好了解相关内容,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舒华英教授,请他解读信息产业的几个热点问题。
农村信息化关键在应用
记者:“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要“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从通信产业角度来看,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舒华英: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缩小城乡差距是可行的,对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实际操作中不能作为形象工程来做,一定要摒弃做秀的成分,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好农村信息化,除了在硬件条件上加大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将固定电话、宽带、移动电话引村入户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应用上下足功夫,具体应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让广大农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益,只有让老百姓真正使用、可用、能用、用得起,各项通信基础设施才能发挥应有作用,真正起来让广大农民从信息化建设中尝到甜头。
对运营商来说,农村市场是广阔的,但一定要做好各项信息化应用,才能真正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政府牵头,在政策上扶持运营商推进农村建设,促进电话、宽带等能进村入户,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有力助手。
固移一体的融合型宽带网络是发展方向
记者:两会期间,业界代表高度关注光纤宽带大发展一事,光纤建设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宽带作为接入网层面的基础建设,对我国3G、4G建设有何促进作用?
舒华英: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宽带还未上升到国家宽带战略层面,宽带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来看主要还是由运营商、地方政府在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地方建设层面为主导,缺少全国统一的规划建设。我个人前两年就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建议要将宽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便形成统一规划并实现统筹发展,业界关于宽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看,依托网络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逆转,不少国家都已经将宽带作为国家战略,以此为基础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打造我国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加大对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宽带发展必不可少。我们一直说的“两化融合”就亟需宽带建设推进,两化融合的基础就是需要高速、强大的网络作为支撑,网络畅通了才能让两大产业的内容加速融合。目前,我国的网民数已是全球第一,庞大的网民数量对网络这条信息公路的承载量提出新的考验,信息流量的大幅度上升也亟需宽带建设跟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的趋势下,信息网络无国界的联系功能越发重要,且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依托宽带的网络经济发展也对宽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电子商务已成为网络经济领头羊,中国正进入电子商务爆发性发展期,这就需要以宽带为基础提升信息、物流等沟通的效率。因此高速、强大的光纤网络成为发展的重头戏。光纤宽带接入网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支柱,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脊梁,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
业界有句话非常形象地形容无线宽带与有线宽带的区别,“无线网络是有限的,有线网络是无限的”。固定宽带网络的建设是无线宽带网络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补充。3G、4G的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无线宽带建设,但是在任何时候有线宽带网络都是基础,也是连接无线宽带信号的重要支撑。未来的家庭、办公场所、公共服务场所都需要“有线+无线”的固移一体的宽带网络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信息高速传递,不重视固定宽带网络建设将在接入层面上造成主干网带宽不足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