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7-27 |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
7月27日消息,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旗下的“软件互联平台”阿里软件问世,吸引了一批全球顶级的软件巨头成为其盟友。7月18日,阿里软件又宣布与国内20家风险投资(VC)联手成立投资者联盟,举办“赢在软件”创富大赛,阿里软件自投1亿元人民币,希望未来5年孵化出30家软件企业上市。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软件总裁王涛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沃尔玛”,5年内的软件互联平台的总服务收入要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阿里软件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在经历了“软件巨头结盟”、“创富大赛”之后,阿里软件还需要搭建多少桥梁才可以通向“软件沃尔玛”的彼岸?
解决平台上软件的丰富度问题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生态链的竞争,谁拥有最大的产业联盟谁就拥有最强大的竞争力。对于希望成为全球最大SaaS运营商的阿里软件来说,要想成为“软件的沃尔玛”,首先需要在其“软件互联平台”上拥有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的软件,这是阿里软件总裁王涛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目前已经拥有包括微软在内的大批软件企业成为其盟友,但它的阵营还不够庞大、软件的丰富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国内还有大批类似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做传统软件出身而转型至SaaS的竞争对手。所以阿里软件,要想笼络住中国庞大的软件产业族群,需要扶持他们与阿里软件一起成长。其实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也基本如此。可以以SaaS方式运营的软件还不多。这离王涛给阿里软件定下的首个目标,运行1万个在线软件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如何扶持起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中国软件企业缺乏什么?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监申元庆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资金、核心技术、市场品牌、管理运维水平等是目前中国软件企业最缺乏的几个关键因素。
所以如果能够帮助成长中的大批中国软件企业解决资本与融资的问题,就会一举多得地为阿里软件赢得庞大的产业盟军。即一方面解决了成长中的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资金问题,让这些中小型软件企业在他们成立之初就开始面向SaaS平台进行构建,直接为阿里软件的平台制造大量“商品”;另一方面,阿里软件为VC提供所有在阿里软件互联平台上运行的软件企业的销售额、用户数等关键数据,让VC的“风险投资”变成“无风险投资”,这也是大批VC愿意与阿里软件共结联盟的原因所在;三是阿里软件自出1亿元人民币,扶持30家软件企业上市,阿里软件作为股东之一,当然也能从中获得丰厚收益。
这种投资产业生态链,又能从中获得多赢收益的做法,有着明显的“微软色彩”。微软是平台软件厂商,当初进入中国就因为整个信息产业生态链还不够成熟,所以微软费尽周折也没有赚到多少钱,于是他们改变了原来做生意的做法,投资扶持产业生态链,使得微软在中国每赚1元钱,生态链上的合作伙伴能够赚到16元,这样的模式才让微软在中国的生意有了良好的起色。而微软扶持投资生态链的战略中就包括有每年为中国软件企业从国外牵线搭桥引进VC而举办中国软件企业的融资峰会。今天的阿里软件也是SaaS平台服务提供商,而且目标成为SaaS时代的下一个微软,复制微软的经过检验的成功战略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现任阿里软件总裁的王涛多年前就曾服务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他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对于阿里软件来说更大的挑战是SaaS时代,阿里软件没有了参照系,阿里软件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方法来成就“沃尔玛”之梦。笔者不久前曾采访过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他认为未来的创新将是没有明显的买方卖方,彼此都是创新创意下的共同受益者,就如同阿里软件与VC和即将参与“赢在软件”大赛的众多中小软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多方受益的众人拾材火焰高。所以我们也有理由预测,在创造更丰富生态链的策略上,除了“创富大赛”,阿里软件还会有其他的行动。
解决SaaS模式下的竞与合
目前,阿里软件与王涛的老东家微软公司已经是合作伙伴,尽管是伙伴,但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微软的Exchange等部分产品在阿里互联平台上销售,他们是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微软正在转型成为S+S(软件+服务)的提供商,微软也将在线提供SaaS软件服务,这也使得微软与阿里软件是一种竞合的态势。
记者曾经采访过微软(中国)公司电信与媒体事业部总经理金伯乐先生,他坦言,阿里软件拥有阿里巴巴旗下的6000万中小企业用户群是微软最看重的。而微软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的申元庆也认为,微软与阿里软件的竞合关系中,更多的是“合”这个部分。
其实阿里软件和很多大的软件公司都存在这样的竞合,正因为如此,王涛表示,他是以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平台来与所有的软件合作伙伴合作,同样也包括了目前尚没有进入阿里软件互联平台的用友与金蝶等。阿里软件定位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用户市场,绝不会进入大企业市场。
1 >>
目前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的阿里软件平台上,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SaaS用户,究竟是“杂牌”软件受用还“知名”的品牌软件更受欢迎?王涛没有给予正面回答,他只是表示,不同的用户群有不同的需求。其实这正表明了一个想要成为“软件沃尔玛”的SaaS运营商的立场,必须广收并蓄,不管是“杂牌”或是“名牌”的应用,阿里软件都需要把他们收编进来。
“SaaS时代不分应用大小,即使是针对淘宝商店或者阿里旺旺开发的一个插件应用,只要有用户喜欢就是一种好的SaaS应用”。王涛认为,并不是只有在线的CRM、在线的ERP才算SaaS应用,所以他也认为阿里软件的这个“赢在软件”大赛能够颠覆原来的软件理念,引发新生软件力量的诞生。
赛迪顾问软件研究中心的总经理牟淑惠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用户对于SaaS接受度和认知度还是SaaS推动的主要障碍,而用户接受度比较高的是工具类、安全类软件,用户群中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用户。从牟淑惠的判断看,在传统软件转型SaaS与这种第三方的独立运营的SaaS提供商之间,似乎后者更有优势。
集成将是下一个问题
应该说,阿里软件正在搭建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软件超市”,目前仅仅处于不断“进货”和创造更多更好“购物”和使用体验的阶段,现阶段还没有盈利的阿里软件,王涛说马云并没有要求他给出盈利的时间表,而现阶段是要创造更好的格局来等待SaaS井喷时代的到来。
有数据显示5年之后,SaaS的市场规模会超过传统软件市场的规模,谁会抢到未来的那个“金矿”?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教授认为,大家的机会可能都差不多,现在全球软件产业正在进入结构调整时期,未来将向两个方向延伸:嵌入式和服务领域,谁能够最快地跳出原来的框架,更快地与其他市场、其他模式、其他行业进行融合,谁就有可能先抢到“金矿”。
王涛透露,阿里软件的下一个大动作将在2009年年底,如果说现在是阿里软件的1.0时代,那么到2009年年底,阿里软件将进入2.0时代,更大挑战将是进行数据的集成和数据格式的统一,那时,阿里软件将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而在合作伙伴的发展上,也将倾向于推动提供二次开发与互联互通相关服务的伙伴上。 |
|
|
|
|
|
热门资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