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我国电信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72万户,移动用户总数达到8.7亿户。3G发展提速,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户。1月份,全行业新增3G用户468.7万户,占全部新增用户的43.7%,无论是月新增3G用户规模还是在全部新增移动用户的比率,均较去年各月有明显提高。从3G累计用户看,截至1月底已达到5174万户,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已上升到5.9%,预示着3G发展将进入快速成长通道。
3G用户突破5000万预示着我国的电信用户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此外,越来越多独立的互联网厂商和移动应用开发商陆续涌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这对3G时代的运营商提出哪些新的考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3G用户数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是对运营商总体经营能力的一种反映,但不能以此作为行业发展好坏的唯一指标,应将其纳入综合分析评价体系中来评估。
仅单月数据,难对3G用户发展盲目乐观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在3G用户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固网业务流失状况得到缓解?对此,该专家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加温,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整体回暖的态势,这对电信行业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导致固网业务和3G业务在2011年1月出现了回升的局面。2011年,如果经济能保持继续回升的局面,这对运营商发展用户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此外,运营商们也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对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据该专家分析,2010年,固网运营商针对小灵通退市这一问题加快了拓展市场步伐,对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这应该也是经营出现转机的因素之一。根据工信部的要求,2011年,小灵通将全面退出市场,为了防止用户转网,各家运营商都为了留住小灵通用户以及吸引小灵通用户转网而推出举措。因此,由于竞争引发的用户市场格局变化,可能会对运营商的用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2011年,随着小灵通的彻底“退市”,固话用户仍可能会增长,但因这一因素引发的增长可能是有限的。
我国3G用户终于突破了5000万大关,从数字上看,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0年3月,工信部就提出2011年3G用户达到1.5亿户的发展目标。这对2010年及以后的3G发展肯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仅就一个月的发展回弹,就断言我国3G用户的发展正从培育期转向快速发展期,还不太恰当。3G用户数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它是对运营商总体经营能力的一种反映,但不能以此作为行业发展好坏的唯一指标,应将其纳入综合分析评价体系中来评估。
竞争升级,需优势互补避免管道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数据的应用及内容体系逐渐丰富,用户获取服务及信息的渠道开始多样化,许多独立的互联网厂商和移动应用开发商陆续涌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该专家表示,从全球来看,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长,语音业务收入下降,前者逐渐取代后者是一种常态和必然。因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商机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新进入者。客观地讲,我国电信行业的竞争是不充分的,竞争不充分最大的受害者是用户,因为他们无法享受到最丰富、最多样化、最价廉物美的服务。因此,从国家角度是希望在电信行业引入更多竞争的。
至于独立的互联网厂商、移动应用开发商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该专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迫使运营商必须在创新、研发、服务等众多方面加入投入力度,否则将很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留住用户。在竞争过程中,自身的实力会增加,更能适用市场化的进程。
对于运营商,要避免管道化的问题,该专家建议: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另一方面,要与领域内的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合作竞争关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与对手的优势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共摊,化挑战为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