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电信,是竞争?还是合作?
由于部分有线网络顽固地坚持保留6套、按端收费的政策,不仅激起民怨,而且为IPTV提供了电视机终端,加上电信采用与宽带捆绑的政策,导致IPTV可以轻易发展到30%左右的用户(南方某些城市实证的结果)。可以说,采用竞争方式,有线必受损失,最佳策略应该合资或合作发展网络电视(注意不是互联网电视,而是独立的TCP/IP网络、内容是广电总局批准视频网站的镜像和网络电视台、采用私有IP地址、链接只能在网内、分配网用各自的分配网、运作机制采用合资公司)。其策略选择和收益结果如下:
2、广电发展互联网个人宽带业务会采用降价?或不降价?
广电如果采用降价,电信也跟进降价;电信的收益将损失30%左右,广电由于出口成本和发展能力的限制,也只能达到10%左右的市场。如果广电降价,电信不降价;广电可能获得20%左右的市场份额。电信如果率先降价,同时抬高出口成本;广电宽带很难发展。如果双方都不降价,比服务;广电可以获得10%左右的市场,电信收益稍有降低。双方博弈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降价是广电的占优策略,不降价是电信的占优策略。为了阻止广电降价或降低自身收益,电信必然会抬高出口成本,并在路由策略实施某种限制策略。因此,广电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对宽带业务期望过高,同时应该回避两败俱伤。电信容忍到一定时候,必然实施全面反击。如图所示:
3、广电与中国移动合作是否会受到干预?
“北新联通,南电信”是电信运营商的基本格局。电信具有固网,在北方与电信合作,需要考虑电信固网的收益;移动没有固网,似乎需要依赖广电的固网。其实移动“只要给我固网,我就愿意合作”。广电期待与移动合作只是假设电信不与移动合作。这种假设不一定成立。在北方的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在北方地区,与移动合作是电信和有线的占优策略,工信部必然干预。
4、广电在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时,是否一定要指向谁?
假设合作得分1,不合作得分为-1。其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三方都合作是最佳选择。和任何其中一方合作,广电都受益。
5、面对IPTV的竞争,有线应该如何选择进攻和防守的策略?
在城市、城镇和农村三类地区,广电应该如何面对IPTV的进攻?城区有线网络公司基础相对较好,改造成本和效率较高。郊区或城镇有线不仅网络基础差,而且资本实力和效率明显不如对手。农村无论何方占优势,收益都有限。其结果如下:
双方的战略博弈选择如下:
6、为什么内容的争夺点不在播控平台之内?
内容的本质是社会活动留下的印迹,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也就是说,找到社会组织就找到了内容。“三网融合”在内容上规定新闻、时政之类以外的不受播控平台的限制。简单地说,播控只是政治和文化领域,而经济与社会领域并不受播控平台的限制。社会组织也是稀缺资源,必然成为有线网络与电信争夺真正的焦点。这是一个零和博弈,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其结果如下:
争夺是双方的占优策略。
7、为什么说电视和宽带竞争的实质是服务?
广电宽带的实证已经表明,拼服务可以获得20%的市场;同样,电信IPTV实践表明,拼服务可以占领有线20%的市场以上。不仅宽带是零和博弈,一方增加,另一方必然减少。在顽固坚持保留6套、按端收费的地区,IPTV与电视也是零和博弈。其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争夺服务是双方的占优策略。
8、为什么希望电信和广电冷静地对待双方的核心业务?
电信采用捆绑销售的形式,将所有的电视作为附赠品,希望置于广电死地。同样,有线也可以破罐子破摔,将语音当功能处理,不当业务处理,同样置对手于死地。如果某一方退让,另一方就会得益。都退让,都不得益。所以,呼吁双方冷静,避免两败俱伤;保持退让是最优的选择。其结果如下:
9、为什么说广电要制定相机而动的语音战略?
语音业务没有那么简单,不仅局端和号码端受到电信的控制,而且广电缺乏运营维护的经验。即便是成功也最多占有20%的市场,如果失败,前期投入将付之东流。因此,需要慎重的选择策略。
由此可见,采用“市场好就继续、不好就放弃”的策略是最佳选择。
10、为什么说,如果国家不强烈干预,在“三网融合”中,有线完全可能全面失败?
广电的实力不如电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国家或广电总局一般性的干预,只是竞争强度降低一点而已,改变不了竞争的实质。其竞争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竞争是双方的占优策略,因此,结果是广电失败! 11、如果广电决定发展高清交互,为什么一定要快?
根据商品普及的统计规律,一个新产品初期就可以达到1%~3%。如果确实能满足需求,可以快速达到10%以上,IPTV的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快速高清交互电视普及是广电的占优策略。当广电快速普及高清交互时,慢慢来是电信的理智选择。当广电慢慢来时,电信无论快或慢都有收益。其结果如下: 12、在宽带业务上,为什么建议有线不要死拼价格?
假设100万用户的城市,宽带资费价格为100元/月,边际成本为每户每月50元。广电采取每次低5元方式进行竞争,电信也采取不断抢先的跟进策略。其结果如下:
双方收益如下:
可以简单模拟一下广电和电信在价格上博弈的情形:
13、有线运营商与谁结盟最能持久?
宽带是零和博弈,没有结成同盟的基础,除非创造新的业态,特别是网络电视。假设:1%宽带市场收益为1,1%网络电视收益为1;独立发展IPTV也只是宽带市场的30%;北方稳定的竞争市场份额为新联通50%,电信10%,中国移动10%,广电30%;广电的交互电视也采取市场运作,普及率也只有30%;合作发展网络电视,不合作IPTV或交互电视。
由此可见,在北方,最稳定的联盟是第六套结构,即与新联通建立同盟(南方是与电信)。第一、第七、第八套结构中,广电和新联通的利益都会受损,即电信和移动搭便车。
14、合作双方需要什么样的胸怀,才可能实现?
第一是善良,即先向对方表达善意。第二是可激怒,如果对方背叛,一定采取报复。第三是宽容,不要因为一次背叛,没完没了的报复。第四是简单,策略的逻辑清晰,易识别。第五是不妒忌,不耍小聪明,占人便宜。
15、如何抓住电信的软肋?
竞争对手软肋要么在体制和机制上,要么在所谓最强项的地方。例如,电信强项是BOSS,如果某项业务无法进入BOSS,BOSS就变成了“包死”!BOSS是以流量计算为基础的系统,当创新业务无法按照流量进行计算,电信就不会视为业务,这才是电信被管道化的真正原因。电视的线下经济多数无法用流量来计算,所以是电信的软肋!
同样,电信也有许多惯性思维,看似合理,实际上不合理。例如,电信宽带报价体系中,什么是老百姓看不懂的?什么是老百姓似懂非懂的?什么是老百姓懂的?ADSL老百姓根本就不懂;1M或2M老百姓似懂非懂,只是知道2比1好;每月需要支付多少才是老百姓懂的!所以正确宽带报价形式应该如下:
上述报价方式还有利于用不同宽带产品甄别不同人群。
16、面对“三网融合”的竞争,广电应该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先发制人必须采取优势策略出招。所谓优势策略是不受对方影响的策略,也就是与对方出招或应招的策略无关。高清交互和宽带谁是广电的优势策略?宽带,电信具有出口控制力;电视,电视台有播控平台,只有高清交互是有线的优势策略,与电信或电视台选择何种策略无关。同样,把PUSH VOD转让给移动或CMMB也是优势策略。如果后发制人,有两种理性的策略,一是立即模仿,二是确定对手成功或失败后再行动。广电绝对不要再犯以点带面的错误(大前提和小前提没有成立的情况下,就是实施演绎。“我们家亲戚要买付费电视,因此,付费电视一定成立”。)
17、为什么说“三网融合”各方要想实现真正的融合,需要建立共同新知识?
按照过去的知识,已经发生了共同的假设错误。电信假设错误是,“许可我开展IPTV,广电就要灭亡!”。广电假设错误是,“许可我开展宽带,电信必然吃亏!”。由于灭亡比吃亏更严重,所以广电必然殊死一搏。应该建立的共同新知识是:电视台形态的内容,即所谓播控平台的内容对电信和广电都不能产生多大的收益;电视台形态以外,才是双方的收益域。
产生上述假设错误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电信典型的误解是“挤垮有线,可以分得广告费”,广电典型的误解是“有网络就可以开展宽带业务”。
四、面对有线网络之间的博弈
1、机顶盒能否合作?
广电机顶盒几乎成了“联合国”,可谓五花八门。不仅使得生产厂家难以规模生产,降低成本,而且广电自身也得不到服务的保障。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机顶盒。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相互不信任。解决的方式要么采用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由广电总局直接主导。其收益矩阵如下:
可以看出,合作是双方的占优策略。
2、什么时机参与网络整合最佳?
假设,现在网络整合出价每户500元。如果不卖,未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提价到每户1000元,一种是收购者重新建网,贬值为250元;因为重新建网的成本小于500元/户。其结果如下:
如果网络持有者是风险厌恶者,应该现在就卖掉网络。如果是风险中立者,只是考虑期望值,也应该卖掉网络;如果是风险偏好者,就不要卖掉网络。
3、为什么数据广播必须频道化才能取得收益?
不同的频道排序收益不同,数据广播只有进入正常的排序才能具有价值。同样,在交互电视中强调分类和排序也是这个道理。其结果如下:
4、为什么广电之间的宽带合作或其他合作要大于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目前,电信运营商与广电在出口上不是一种流量对冲方式,广电实际上只是电信批发商,并随时受人制约。而广电之间的互联互通完全可以采取对冲的方式。其收益矩阵如下:
5、“三网融合”最极端的情形是什么状况?
极端情况是电视台完全脱离有线网络公司或与有线网络公司彻底分离。有线网络公司至少有两个选择:A选择,完全独立单干,但依然受广电总局领导;由于总局以电视台为重点,所以,即便是单干,也会受到制约,情形可能更糟!即被自生自灭。B选择,投靠电信当“老二”,起码保住饭碗。即便是总局许可投靠电信,有线也可以选择单干,条件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样,广电总局也有两个选择。C选择,许可单干,但依然受总局领导;总局不会受到指责。D选择,许可投靠电信,丧失对有线网络公司的指挥权。
由此可见,在最极端情况下,投靠电信是有线的占优策略;而阻止有线投靠是广电总局的占优策略。
笔者此文目的,旨在告诫同仁保持理性,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算,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广电有孙子五则应对电信的竞争,即“必死可杀”,也就是电信拼资本,要让电信资本在股市上去体现;“必生可虏”,也就是电信想挣钱不亏本,可合作或合资;“忿速可悔”,也就是西南和西北电信,容易激怒和蛮干,必自己拼价格,不跟价、拼服务、讲策略;“廉洁可辱”,可以“忆苦思甜”,包括当年初装费和现在的号码资源占用费;“爱民可烦”,发动群众斗地主(利用广电的品质和廉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