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之内,所有城市光纤化,带宽跃升10倍,资费迎来“跳变”期。在五年之内,推动实现客户对接入方式、接入带宽及接入资费的自由选择。中电信发力宽带这一承载信息的主体基础设施,是中国运营商面向未来最重要行动。
2月16日,中国电信在北京正式宣布,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此前,该工程已在上海、江苏、湖北等地陆续启动。
根据该工程建设目标,中国电信计划在3-5年内,使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在目前2-4M的基础上,跃升10倍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还承诺将推动宽带资费在3年左右实现“跳变”,并持续下降。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表示,该五年计划从投资角度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接入层实现光接入,二是把无线的3G网络和WiFi及WiFiAP布局到更加贴近客户需要的地方。而从客户角度,则实现客户对接入方式、接入带宽及接入资费的自由选择。“这是中国电信这五年计划的目标。”
中国电信网络发展部总监孙俊彦表示,根据该规划,未来数年将投资数百亿元用于宽带建设,但中国电信并未透露具体投资数据,只表示将通过分步骤推进和推动上下游产品规模化的方式降低投资的成本压力。
“十二五”战略主体
2011年起,中国电信将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为基础构建“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的宽带网络能力,计划使城市地区的新增光纤入户家庭达到3000万,是“十一五”期间总用户的3倍,并计划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8000万户和1亿户。
据中国电信市场部总监何志强介绍,通过光网城市建设,中国电信将在县级以上城市实现宽带光纤化,在三级以上城市普遍实现4M接入,在二级以上城市普遍实现8M以上接入,核心城市则实现20M到100M光纤入户。同时,中国电信将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覆盖中国每一个有人居住区域、天地一体化的宽带网络。
这其中,针对非中国电信客户使用中国电信WiFi接入的需求,中国电信已在全国推出WiFi时长卡。“非中国电信用户也可以通过购买时长卡方式使用中国电信热点资源。”据何志强介绍,目前,中国电信在全国拥有的热点资源已达数十万。
同时,何志强也强调,所谓“宽带中国·光网城市”不仅是网络建设规划,而是中国电信集网络接入、业务应用、服务提供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战略举措。
据介绍,在“光网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中,中国电信将重点引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何志强表示,在光网城市建设的同时,视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网关、安全等技术和应用将迅速普及,企业IT成本将快速下降。中国电信还将基于IDC云主机、云存储,率先推出云计算业务产品,并将基于SaaS提供销售管家、物流e通等一系列行业应用。
此前,瑞银证券发布2011年中国电信业资本支出前瞻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将增加光纤宽带支出,以巩固其在各自业务优势地区固网宽带市场的主导地位。
早在2009年,中国联通就在部分地区启动了光速城市建设。在当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提出,要把光速城市建设放在与3G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年,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新增1313.4万户,而中国电信全年新增宽带用户仅919万户。此后,中国电信明确提出推进宽带提速,2010年,中国联通新增宽带用户867.4万户,而中国电信累计宽带用户新增1002万户,宽带用户达6348万户。
承诺降低宽带资费
在发布光网城市战略的同时,中国电信还承诺,推动宽带资费的持续降低。据何志强介绍,一方面,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ARPU值在持续降低;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电信在多地推动的2M宽带升级4M,整体资费并未有太大变化。不过,据财报披露,2009年,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ARPU值为83.8元,较2008年增长3%。
而据何志强预计,宽带资费的“跳变期”将在三年左右到来。“跳变期”这一说法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由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提出。早在2009年6月3日,中国电信就在上海正式启动“城市光网”行动计划。
据张维华介绍,目前2M宽带月使用费用为150元,平均每兆75元,在“城市光网”覆盖后,月使用费可降至每兆9元。以此计算,4M、8M、20M接入带宽的月使用费将分别为36元、72元和180元。
王晓初则强调,光网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让客户在任何一个地方,从有线宽带、3G、WiFi、卫星等宽带接入网络中选择最愿意的接入方式,并能够在客户端自由选择接入的速率和资费,真正解决消费者接入层的随意。
对于用户反映的宽带提速体验不显著的问题,王晓初也做出了回应,他表示,互联网访问的全过程不像电话系统那样可控,假定某一个网站特定时刻有很多用户访问,或服务商的宽带存在瓶颈,则用户感知不明显,而在全程无堵塞,用户可以感受到宽带速率的提升。
多种方式缓解投资压力
面对光网城市建设最大挑战的提问,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表示,最大的挑战有两方面: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这给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如果过早投入,则管线、光纤有可能需要重建,这是最大问题;第二是资金。
据中国电信年中报告显示,中国电信宽带投资已占到总体投资60%。以年中179亿元计算,上半年宽带投资为107亿元。而据孙俊彦介绍,中国电信光网建设所采用的光纤光缆、网络设备和终端,预计每年将产生数百亿的采购金额。
据王晓初介绍,为缓解上述两方面的压力,中国电信应对措施包括:在建设中,“我们首先完成稳定城区光纤化,改造地区跟进,变化不确定地区用临时性手段解决,不敢一次性进行投入。”在资金方面,通过设备的标准化、光网建设的规模效应,以及“光进铜退”中对铜的回收和变现,解决资金问题。“十一五” 期间中国电信积极推进“光进铜退”,共退出铜缆6500万线对公里。
在FTTH技术体制选择方面,据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杰介绍,主流的GPON和EPON技术,中国电信都在大规模应用,并且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两种技术同平台、共网管的明确要求。而对于10GPON技术,中国电信也将密切跟踪关注,适时选择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