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最近说,用以标注网络上每一台电脑主机身份的“IP地址”即将被分配用尽,也许“就在几个星期之内”,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消息显示,我国对于下一代IP协议的升级改造计划尚处于初级阶段。
早在2010年初,就有观点预言过IP地址用尽的现象,去年年中,CNNIC也曾提出,IP地址将在今年8月份用尽,而文顿·瑟夫的新预言又加快了地址耗尽的速度。
文顿·瑟夫在1977年创建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当时一共创建了43亿个IP地址,但随着接入网络的电脑、电话等终端越来越多,43亿个IP地址已经不够用。
CNNIC的专家表示,由于IPv4地址即将耗尽,网络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发及规模性的部署就会受到限制,同时在线人数受限,网民将不能充分使用一些基于公有IP地址的互联网服务,网络应用规模也会大受限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人士介绍说,在我国已拥有的地址中,运营商手中仍掌握部分IPv4可使用,根据业务不同,有的地址可以支撑未来5-6年,有的则只能支撑1-2年。
为应对危机,全球都在研究用下一代的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来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但从IPv4到IPv6的切换,需要企业付出成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评论说,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尽快实施国家行动计划,尽快建立统一的IP地址管理机制和政策协调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