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业发展史上,新的跨越可能已经出现!昨日南方都市报记者从东莞市经信局获悉,松山湖华为有可能是东莞第一个年产值突破100亿的企业。长期以来,东莞产业被指“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打造年产值超百亿的企业一直是东莞的梦想。
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东莞缺乏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99%都是中小企业,被形容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引进和培育产值年超过100亿的企业,是东莞近年来反复提及的目标。最近东莞公布的《东莞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实施方案》,再度提出东莞“百亿梦想”的时间表。根据这份文件,东莞的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3家以上。
这个目标看起来有些遥远,因为100亿对东莞是个足够高的门槛,东莞工业发展有史以来从未实现“零的突破”,但现在形势可能已经改变。
昨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经信局获悉,该局新上任的局长冼周恩带队考察重点工业企业时,获得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东莞聚信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10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冼周恩当即用“意义非凡”来形容。他认为,产值超过100亿元,在东莞工业发展史上属于“零的突破”。冼周恩还建议松山湖要在教育、医疗、卫生、宜居等方面多下功夫,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此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摘冠者幕后是华为
“聚信科技有限公司”其实就是“松山湖华为”。2007年,东莞从深圳引入华为,聚信科技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华为技术通信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在东莞工作的华为员工,绝大部分都是跟聚信科技签约。
2007年华为签约东莞松山湖,待全部项目建成和投产后,预计年产值逾600亿。这让东莞的百亿梦想有了突破的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华为和东莞方面都保持绝对的低调。至2009年2月开始,华为各车间陆续开工,华为在东莞的地位也逐渐巩固。
实际上,华为实现东莞工业史上“零的突破”还有竞争者,那就是中远船务。2007年,东莞从广州黄埔引入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落户东莞麻涌镇,成为东莞首家大型造船企业,目前其产值占到东莞造船业总产值的95%以上。由于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远船务的接单和销售不理想,未能摘得产值破100亿的桂冠。
延伸阅读
2010年前:东莞是“O”
每次评比大企业,都是东莞感到遗憾的时候。
2010年的全面数据还未出炉,但可以对比稍早前数据。2010年11月,广东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最大100家工业企业名单,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的名单中,珠三角只有东莞和肇庆拿了“零蛋”(详见表格)。珠三角之外的广东城市也有少数超过百亿,比如湛江、韶关、茂名等有一些重工业企业进入超百亿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深圳华为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但华为在东莞的全资子公司聚信科技,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亿-70亿元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