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分析预测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1-06 信息来源:网络
 趋势一:运营商移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中国电信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张明天

  2010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宣传力度很大,市场看上去很火爆,中国移动则比较低调,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持续加大。我认为用户ARPU值造成运营商收入份额与用户份额的不匹配,从三大运营商全网移动电话ARPU值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ARPU值都在增加,而中国电信的ARPU值在减少。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

  中国移动2011年在收入领域的领跑地位不会改变。由于中国移动在建设发展3G的同时并没有忘记2G,其2G网络扩容建设进展良好,给中国目前大部分移动用户——2G用户带来了优质的使用体验,这是其收入份额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

  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陈志刚

  2011年,面对可能的通信行业利润率的持平甚至下滑,中国移动将在体制和机制上保持理性的投资收益比,并且有望进一步收缩业务战线,上述举措将有望助力中国移动用户收入贡献率持续提升。

  一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等市场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目前年度运营成果已初步出炉。2010年1~11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9483.0万户,达到8.42亿户,其中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规模达5.79639亿户,中国电信CDMA用户总数达到8802万户,而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为1.65525亿户。从移动用户市场份额看,相比2010年1月,中国移动用户占比降低1.38%;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分别提高了0.37%和2.11%。从上述市场占比的变化不难看出一年间其他两大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电信对于中国移动用户的有效撬动。

  然而移动收入方面的数据却反映出了不同的声音。2010年1~11月,全国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57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6%,其中中国移动收入为4546亿元,中国联通728亿元,中国电信收入为445亿元,分别占比为79.49%、12.72%和7.78%。对比2010年1月数据,可得出中国移动移动收入市场占比提高1.65%,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下降0.6%和1.07%。

  上述用户和收入数据将移动用户的“增量不增收”问题呈现于运营商面前:中国移动虽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是收入占比却提高最多;而中国电信虽然市场份额增加最多,但收入份额反而下降最为严重。

  事实上,相关数据还表明,虽然电信重组后,电信业垄断局面有所改善,但是中国移动仍在整体收入,尤其是移动市场收入领域占有接近八成的份额。由于用户规模效益作用、行业利润空间下滑、转网撬动成本提高等多方面原因,专家预测,2011年中国移动仍将领跑三大运营商收入竞赛,运营商收入差距有望持续扩大。

  趋势二:“宽带角逐”远离价格战

  在运营商战略定位中,固网宽带与无线宽带占据不同地位,除2011年投资150亿给铁通发展固网业务的中国移动外,固网宽带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长期的“现金牛”业务。虽然从2010年开始,纷纷降价、提速的广电运营商和各种小区宽带公司给固网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后者的优势地位并未受到实质性撼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电信运营商在固网宽带领域将不会延续价格战的策略,而主要将以宽带提速、包年送月等多种灵活的方式提高业务的性价比,增强竞争力。

  无线宽带业务2011年也有望进入“白热化”争夺阶段,经过前期的运营,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吸取了上网本/卡等产品的定价经验、教训,纷纷表示2011年在关注用户数的同时,谨慎考量网络等的承受能力,更加强调重点用户群与收入,价格战将不会在无线宽带市场上演。

  中国电信集团移动市场部某员工向记者透露,根据集团相关部署,2011年,不论是固网宽带还是无线宽带,中国电信都将采取远离“价格战”的策略,“其中,固网宽带以‘提速保值’为核心思路,集团将定期下发宽带提速通报,指导各省通过宽带提速达到提升价值、存量保有、延长用户在网时长的目标,并计划结合20M宽带入户能力发布,开展全国性天翼宽带促销活动,力争年末城市4M以上用户占比达到35%。”

  “2011年中国电信在无线宽带领域则会不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这首先意味着无线宽带资费不会进一步下调,我们将主要通过增加Wi-Fi的分流作用来稳步发展用户。”上述中国电信员工进一步表示,“此外,2011年的另一个重大改变是无线宽带将采取流量计费的模式,尤其对于新发展的用户,以流量计费为主。”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 邬贺铨

  相对固网宽带,无线宽带有着差异化的特点,降低资费不是其明智发展之道,我认为2011年对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反思如何优化无线宽带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从商业角度,2011年运营商应该开始逐步平衡网络投入压力与效率,宽带“增量不增收”已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单纯采取降价措施,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将很快面临瘫痪的危险,此外频谱资源也是要考虑的问题。企图采取降价策略的运营商需要思考,目前其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否有效支撑预计增加的无线宽带业务需求。

  若要优化无线宽带的商业模式,就需认清无线宽带业务的特点,一般而言,无线宽带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短时间内对高带宽有需求的业务,而另一类是长时间访问类业务,后者将给运营商移动网络带来更大的压力。

  行业专家 商敏儿

  我认为2011年,固网宽带资费将不太会有调整,但是随着运营商融合套餐的推出,会在融合套餐中体现对宽带资费的优惠,如中国电信的e9套餐、中国联通的全能套餐等,用户可以借此享受到宽带资费的实际优惠。

  移动互联网流量资费方面,从目前看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资费设计愈加趋于合理,随着竞争进一步的加剧,我认为流量资费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但是在流量的套餐设计及档次设计上可能会更加合理。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