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观点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1-05 信息来源:通信产业报
 三网融合不管是对广电运营商还是对电信运营商而言都不会改变现有格局。广电吃不掉电信,电信也吃不掉广电,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三网融合最基本的方式是合作竞争,而不是竞争合作。

  运营商现有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

  《通信产业报》(网):在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各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应该如何合作?

  曾剑秋:首先要确信一点,三网融合的核心不是某种网络一统天下,而是发挥不同网络的物理优势,双向进入,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任何一种物理网络方便地获得一种信息服务。三网融合不管是对广电运营商还是对电信运营商而言都不会改变现有格局。广电吃不掉电信,电信也吃不掉广电,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三网融合只会加强竞争,相互学习,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三网融合最基本的方式是合作竞争,而不是竞争合作。

  三网融合将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有人预计三网融合将创造6万亿市值增长的空间,对于广电、对于电信企业、对于互联网企业,应该说是一个机会。三网融合最大的利好就是把目前的信息通信,以及内容方面的文化产品做得更大,把未来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当然,有机会就必然也有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对技术与业务掌握的过程,对于电信企业来说,过去他可能就是做移动电话的,做宽带的,那么现在可能就要提供一些娱乐节目和业务,那么他们就要去学习互联网,相应的就要去了解传媒的知识。

  广电和电信网最终会由目前的许可证管理转向对称开放和准入,各方均可经营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但双方监管功能将重新划分,一方侧重监管内容。

  在我看来,三网融合产业中的商家就好比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成员,他们共同构成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容纳的物种种类和数量在迅速膨胀,物种之间有着互生、共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物种成员均应持有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包容的心态,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并共同进化。

  但是,从目前来说,电信运营商推进三网融合的积极性还不够,将精力放在了竞争上,争牌照,争项目,有些在搞形象工程,有些在搞重复建设,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放宽内容监管是大趋势

  《通信产业报》(网):您认为我国三网融合发展到目前阶段还存在哪些难点与障碍?我国要推动三网融合长期较好发展,下一步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革?

  曾剑秋:目前来说,我个人认为我国“三网融合”的下一步推进主要存在三大难题。首先一个就是来自运营商本身的难题,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运营商都需要进行一个再学习的阶段。在技术方面,电信和广电两方都还存在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在电信方面,国内宽带接入以ADSL和小区LAN为主,ADSL宽带2M及以下网速的用户占绝大多数,价格是用户升级到高速ADSL的主要障碍,而提供质量较好的IPTV服务的同时满足上网需求,一般需要4M的下行速度。在广电方面,主要是数字化双向改造,目前实际使用广电宽带的用户很少,广电对Internet接入服务和数据网的运维经验也不足。另外,在业务开发上,与国外一些成熟的商业运营相比,广电与电信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突破。

  第二个就是政府管制问题,目前一些地方都有了政府越位,政府干涉过多的情况。我认为“三网融合”概括起来其实就是政府搭平台,惠及老百姓,调动产业与企业的积极性。目前有一些试点城市大搞形象工程,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作用是搭平台,有一些则没有认识到“三网融合”对自身的重要性,把三网融合当做无所谓的事情,这也影响到了产业与企业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三网融合目前处于一个寒冷的时代。

  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内容上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加大放松管制,这是三网融合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目前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喜欢看电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内容观众不喜欢。在内容上若一直只是强调限制,这只会失去愈来愈多的用户。我认为内容上既要考虑到阳春白雪又要考虑下里巴人,不能忽略中国的实际情况。内容管制不放开,三网融合难以推进。当然规范管理也是必要的,实行谁出事谁负责的制度。国家要把权力给予符合资格的运营主体,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三网融合真正的作用。

  成败关键在于业务能否转型

  《通信产业报》(网):具体到业务层面,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上来看,在三网融合时代,应该如何拓展业务,以获得更大的市场?

  曾剑秋:谈到业务,我想先从消费者谈起。随着三网融合业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三网融合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网络化的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不管什么样的融合,最后都要在用户上得到汇集,才能产生它的价值。三网融合下,消费者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各媒体想要抓住更多的消费者,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为其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产品与更贴心的服务,同时也会给整个三网融合的产业链带来互动型的发展机会。三网融合不管涉及到多少部门之间的博弈,但只要最后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

  我们的研究认为三网融合下消费者的特征会发生七个方面的变化:漂移化状态、智能系统化选择、娱乐化享受、关系化依赖、网络化连接、多样化接入和真实化生存。三网融合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三网融合要使得任何人能够通过任何一种物理网络方便地获取用户所需的信息服务。随着融合的加深,消费者对于高清电视、付费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网络个性化等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面对三网融合下消费者的特征变化,媒体要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各媒体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依据客观市场进行发展。

  所以说,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运营商,不管是既有业务还是开拓新业务,都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三网融合的一步步推进中,都要在利润获取方式上进行转型,要让他们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具体业务方面,我们之前也做过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我主要想从技术实现程度方面来谈,我们认为三网融合会从网络最低层的结果到控制、到业务的发展,最后到终端,实现技术程度的融合。市场方面是从顶端往下走的。在接收终端方面从三网融合角度来看,将实现三屏融合,电话、电视、手机屏幕融合,实现业务层、控制层、网络层的融合,这个也将会通过市场要求体现出来。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