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观点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12-23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又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链将初见雏形,但是由于概念混淆以及缺乏统一规划,其真正发展尚需时日。当前的关键在于冷静布局、稳扎稳打,在各个环节形成领先企业,同时着力发展热点应用,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日前表示,物联网虽然发展很快,但还缺少合理的科学规划,“物联网的发展必须从产业中逐渐培养,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

事实上,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之一,物联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情况引人关注。资深电信专家马继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预测,在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会得到不错的应用,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物联网的基础工作将更为扎实,如芯片成本会降低、地址问题等将得到初步解决。电信专家付亮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联网涉及芯片、软件、电信服务等多个领域,因此如果要从试点起步到规模应用,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十二五”物联网发展初见雏形

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前景十分广阔。工信部此前透露,物联网已被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在产业将初步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此外,“十二五”期间,物联网还将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按照原定的时间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在明年元旦前后出台。

另一方面,各地目前也纷纷试点物联网概念向产业转型。据悉,河南、北京、天津、杭州等省市均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由中科院、大唐电信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首个物联网配套产业基金“物联网产业基金”也在今年5月成立。而据福建省政府下发的《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显示,福建将具体扶持1个物联网产业集群、2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和9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形成海峡两岸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到2012年,我省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300亿元。

资深电信专家马继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预测,在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会得到不错的应用,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物联网的基础工作将更为扎实,如芯片成本会降低、地址问题等将得到初步解决。

短板明显,形成产业链尚需时日

尽管物联网发展很快,但其短板同样明显。马继华表示,当前物联网的发展是“动嘴的多动手的少”,讲概念的多讲实用的少。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逐步推进与协调发展,但现在中国的物联网发展呈现出一哄而上、层次不清的局面,并没有很好的阶段性发展方针和梯度规划,这很可能导致发展瓶颈。

电信专家付亮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联网涉及芯片、软件、电信服务等多个领域,基本上“IT领域所能涉及到的它都涉及到了”,因此,如果要从试点起步到规模应用,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应该说现在各环节都很积极,都在做试点,但(物联网形成产业链)并不是说有一个传感器或是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如何推出有效解决方案,让整个产业链形成共鸣,这方面还需要时间。”付亮说。

综合多位业界专家观点,目前物联网发展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概念混淆。由于应用广泛,使物联网产业价值潜力惊人,也令一些地方对物联网过份“神话”,“很多地方从村长到省长都对物联网很感兴趣,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实际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能明确,甚至有的人把物联网和物流搞混。”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物联网专家说。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计算机专家倪明选认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比较粗放”。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在试点,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

此外,中国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秘书长张平还强调,“物联网需要有高层的应用,同时还必须做好底层的技术支撑,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两层内容,中国就很难在物联网领域实现领先。”

通力合作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们普遍表示物联网是一个大系统,破除其发展阻碍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重组,因此需要找好切入点。但在具体举措方面,马继华认为关键是“抓住几个关键行业和领域进行有价值的应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同时“集合产业链的上下游,集思广益,形成可行且各环节企业乐意执行的统一标准和各种协议”。

付亮则认为,在物联网这种提供整合性信息服务的领域,更需要在各个环节率先产生一批领先的企业,形成几个产业集团一起把市场做大。而所谓统一标准还只是“最低层次”,因为假如行业内出现一些“领头羊”企业的话,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自然就会对要使用符合什么标准的“配置”提出要求,标准本身并不会成为行业的最大障碍。就物联网标准问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周宝信也表示:“物联网标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缺乏标准而各自为战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但只是谈论标准而没有实际的应用也很难推进标准的进行。”

因此,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王汇联认为,各行业和企业在物联网的占位和布局上,应该要从长计议、冷静布局、稳扎稳打。

从电信运营商角度而言,物联网方面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传输网络,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王献义认为,电信运营商不能局限于“管道”角色,而可以立足传输网络与传感网络和应用网络开展产业合作,并借助物联网与3G网络结合的机遇在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