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划分移动通信的发展演进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习惯,全球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G时代。近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著名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会长谢麟振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移动终端的发展也应该树立“代”的观念,并且将其视为一个平行于网络,但又相对独立发展的概念,而不是过去的只把终端看做是网络和技术最末端的承载。
谢麟振表示,独立地分析终端的发展,会发现移动终端有非常强的个性,并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终端会对未来移动互联网带来从产业架构到运营规则的颠覆性的变化,只有掌握其发展规律,才能掌控未来。上述观点是谢麟振在前不久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举办的中韩移动通信产业合作论坛间歇,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的。
终端演进产业翻覆
通常,模拟网络往往被称为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数字的GSM技术则被称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代,同时,产业界正在讨论并试商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实际上,终端也可以按‘代’分,大哥大是第一代,功能手机是第二代,现在的智能终端则可以看成是第三代。”谢麟振表示。
终端因为相互交叉,如智能手机也可以用于2G网络,所以产业界常常忽视终端也有“代”。谢麟振表示,每一代终端的发展都存在颠覆性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土壤合适,就可以带来产业体系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诺基亚掌握2G终端的规律,建立了占近40%份额江山的话,第三代的智能终端正在颠覆围绕功能手机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谢麟振表示:“智能手机概念在上世纪末就提出,其巨大的冲击力到最近才爆发,但是一经爆发,智能手机便在实际中开始颠覆近20年来移动通信领域所建立起的秩序和结构,无论是移动通信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无论是移动通信产业中的制造业还是运营业,都受到冲击。”对制造业,他举例说苹果从每季销售740万部(2009年Q3)iPhone手机和App Store中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过诺基亚该财季销售1.085亿部功能手机的利润。对于运营业,则表现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应用商店的模式,使得过去长期困扰移动通信领域的“3G很难盈利”或“无杀手应用”的说法无以立足。
驾驭规律坐享移动互联
但是,谢麟振指出,这不完全是苹果公司的力量,而是因为适合智能手机发展的生态系统(ecosystem)和产业环境已经成熟,是生态系统的成熟成就了苹果公司。网络为智能终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带宽,软硬件的进步让智能终端有优越的表现力,而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有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谢麟振表示这一切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苹果崛起本身反映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合乎情理地到了高速发展期,如果没出现iPhone和App store,也一定会有其他企业和模式。”他说。
面临智能终端冲击力完全爆发的大调整时代,全球移动通信界更应该注意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谢麟振指出,终端还会从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向下一代发展,最近刚刚兴起的“浏览器即手机”(browser is a phone,a phone is browser)的概念值得关注。他说,未来将是“云、管、端”的时代,计算和交互都会在“云”上完成,终端只需迅速地与对方建立联系,现在看来,浏览器可以在各“云”之间迅速、安全地建立联系,“浏览器即手机”的概念是成立的,当然其前提是运营商建立的智能管道足够宽广和高效,使得浏览器到云之间的距离消亡,没有距离感,保证用户有良好的体验。
“终端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忽视终端本身的演进规律,就会变得被动,会不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论多强大的运营商或制造商,都不能抵挡产业规律带来的震荡,只有早作准备,早日自我扬弃拥抱规律,才是发展之道。”谢麟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