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售iPhone 3G一年之后,新的苹果全系列终端产品也开始陆续进入中国。但和一年前中国联通开售iPhone时完全包销的情况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国联通不再销售裸机版iPhone 4,不定制iPad,同时苹果开始加大自建渠道力度,并在自有渠道销售全系列iPhone和iPad产品。
一时间对联通的质疑和批评声从四面袭来。这些批评和质疑多半都是认为联通和苹果的合作出现了摩擦,双方可能更多的开始从合作转向竞争了。
但事实上,大家看到的这种表面的背离,却是中国联通和苹果各自开始深度各取所需。
深入来看,中国联通和苹果的这种“分工”,事实上是基于双方对各自用户的深入分析而做出的决定。这种差异化分工的好处在于,两个主导者都在合作中得到了自己最合适的位置、最优质的客户。
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其销售iPhone的利润来自两方面。一部分是硬件销售利润,但这对联通的贡献非常非常小,另一部分是由iPhone带来的话费的利润,这才是中国联通真正看重的。所以,联通只有把所有重心放在发展合约版iPhone才是明智之举。
而联通没有定制iPad的意图也就更加明显了。就商业模式来看,iPad类似于上网本,而这些业务对运营商来说又相当于数据卡业务:一方面利润贡献低,补贴成本高,另一方面,iPad受WCDMA网络限制,只要用户想使用3G网络就必须选择WCDMA网络。所以“明智”的中国联通选择了销售iPad专用USIM卡和套餐,而不再花高额话费补贴来发展低贡献值的纯数据用户。
对于苹果而言,其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终端,包括iPhone和iPad,尤其是中国联通并不乐于销售的裸机版iPhone和iPad。所以在中国联通的渠道之外,我们看到苹果自己也在不遗余力的开始销售裸机iPhone,这并非为了竞争。
从用户角度来看,在中国联通营业厅购买iPhone的用户多为奔着话费补贴去的,这部分用户才是联通iPhone用户优质潜力客户。而在苹果零售店购买iPhone的用户多位纯苹果粉丝,他们多数人并不为联通话费补贴所动,甚至购买iPhone后也不会使用中国联通网络,这部分用户显然不是中国联通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今年中国联通和苹果的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包括大家看到的渠道差异化、合作深入化。
而这也就是中国联通定制策略之变:终端定制也要以发展用户、发展业务为核心,而不再是以终端本身为核心,即使是苹果也不能为所欲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