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已推出涵盖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到2009年底,中国手机报用户将超过两亿的规模,其中付费用户将在2008年5000万用户的基础上,激增60%,达到8000万户,订费收入达40亿元,持续成为新媒体消费的热点。传统媒体借助手机作为新型快捷的传播渠道正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报社正开始为3G网络商用后抢占新媒体平台谋篇布局。 根据诺达咨询《手机报市场发展趋势报告2010》,对手机报业务发展分别从内容、用户、盈利模式和营销推广方面作了如下预测:
内容上,从拷贝传统媒体到探索新的报道方式
目前的 手机报,原创性的内容并不多,大多还是对所依靠的传统纸媒的内容拷贝。从长远看,手机报应结合自身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从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的内容报道。目前的报纸和运营商正积极探索适合手机报的报道及采编方式。
步入读者自主选择内容时代,定制将成为趋势
中国移动《新闻早晚报》开通个性化体育版,近3000万用户从此告别了看统一内容的时代。这表明,手机媒体的分众化传播正在变成现实,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随着手机报业务的成熟,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会逐渐让手机报更有针对性。通过定制的方式,让用户在固定的时间收到经过精选和编辑的 通信业最新新闻,都能及时了解到业内的重要消息,甚至是 内幕消息。用户在手机报上有强烈的个性化倾向,定制化的有针对性的手机报会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作为手机报试验方式的一种,尽管目前免费,但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表示愿意为此项服务付费,步入读者自主选择内容时代,定制将成为趋势。
赢利模式从依靠用户定阅收费到双重收费
从目前看,由于市场运作手段不成熟,手机报基本上采取了依靠收取 订阅费的模式来赢利。手机报收入由通讯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报社三方分成。这样产生的弊端就是由于定费高而造成一些有意使用者望而却步。如果从广告发布的角度来看,手机报其本质上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广告平台,现在一些手机报开始借鉴传统媒体平台的“双重售卖”模式,探索依靠 广告赢利的模式。
“推”“拉”并行的营销推广术
运营商通过给用户发送彩信“推出”手机报,手机报在用户阅读的过程中设置了更多的互动性,拉动用户参与到 手机报的各个环节。互动性的增强是未来手机报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
原来的手机报基本上以单纯阅读为主,而现在融合进了服务的概念,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了一个自我展示和自我满足的过程,手机报的互动性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手机报读者俱乐部就是拉动读者互动的重要方式,手机报 读者俱乐部是为媒体和用户搭建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消费行为、购买行为,以及品牌、传播、营销等一切活动都可以适时切入,加大了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无论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都在于增加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