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3G的热望中,国内的消费者一次次地体会到“失望”两字的含义。三大运营商不断地放出各种让人期待的3G好消息,但消费者到现在仍然无法痛快享受到传说中3G的种种好处,相反,消费的门槛却越抬越高。
望着这些定价不菲的3G手机,和各个运营商推出的同样不便宜的3G资套套餐,我们在想,难道,高价就是3G的宿命?通讯网络升级的结果,就是消费者要付出更高的通信成本?
为了解开心中的这个疑问,我们借助万能的google,对日本的3G运营情况作了个粗略的了解——因为早在8年前便开始进入3G时代的日本往往被作为最直接的3G运营范本,我们能不能从日本3G的成功运作中寻得一些启示?
笔者在一些介绍日本3G市场近况的文章中了解到,目前,日本本土3G普及率已达90%以上,是日本人热爱视频通话带来了这一切吗?不,是低廉的资费使然。以应用为导向固然重要,但即便是在被视作接受新事物程度最高的日本,用户依然最在意资费,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用户对价格敏感度自然更高。
“2G时代,下载一首歌曲的价格需要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71元左右),3G到来之后,资费大幅下降了。”一位日本NTTDocomo用户说,“下载速度固然让我有了全新感受,但更重要的还是费用。”71元一首歌曲,对日本消费者来说已然很高,在我国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日本东京,全世界消费最高的城市。据最新统计,东京人均收入高达48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6.5万元)。据了解,以全日本来计算,目前3G普及率已高达90%。和我国一样,8年前,日本3G市场初始之时,视频通话等应用也是拉动用户从2G升级到3G的主要策略。一般人会认为,在消费能力高的日本市场,2G向3G的升级并不困难,但实际效果却并没有想象般明显,日本著名数码撰稿人法林岳之长期研究当地通信市场,他表示,真正拉动日本3G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在同等业务下,3G资费较2G有很大的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用户对资费的在意程度,在去年爆发全球金融海啸后变得更为敏感。据介绍,金融海啸之前,日本本土手机高端用户约占50%,中端用户为35%,低端用户仅为15%。但目前,高端用户仅为35%,中端用户成为大多数,达到45%,低端用户亦有增加达20%。
日本的现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国内3G如果寄希望于主要靠新功能来拉动的话,效果将会十分有限。日本的上述经验非常明确地告诉国内的几大运营商,在3G竞争初期,用户规模十分重要,在3G资费套餐以及手机售价门槛上下更多的功夫将是拔得头筹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