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Mobile Instant Message)意为移动即时通信,指参与沟通的双方(多方)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登录到同一即时通信系统,实现沟通信息的实时收发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即时更新。目前主要有两种业务类型:一是移动用户之间通过短信或WAP实现沟通的方式。最初由移动运营商与IM服务商合作,向用户提供PC上IM功能向手机的延伸服务,实现基础信息的随时沟通,如飞信QQ、WAP QQ等。二是沟通体验更好、正在成为MIM发展方向的客户端方式,即通过接入移动互联网,在专门为手机开发的IM客户端上,实现实时的消息沟通及附属业务功能,如手机QQ、手机MSN、PICA等。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类型的MIM商业模式。
MIM业务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客户和产品定位,尤其是从原互联网IM发展而来的MIM。比如,手机QQ就定位于PC上QQ向移动互联网的延伸,它几乎集成了PC上QQ的所有功能,其目标客户就是使用过PC上QQ的时尚、年轻的客户群体,主要推广方式也是基于PC上的QQ平台。同样,手机MSN作为原PC上MSN的延伸,目标客户和产品定位继承了PC上的MSN。而PICA作为最早推出的一款客户端方式MIM软件,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移动社交网络,主要功能包括即时通信功能、文件传输、群组聊天和移动博客空间等,主要目标客户是没有使用PC上IM业务的手机用户。
MIM业务的价值
统计表明,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MIM的使用率高达73%,如同IM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一样,很多用户都是通过朋友间告知而开始使用该业务的。对运营IM的服务商而言,这一业务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用户的高度黏性。这是由三方面的业务特点决定的:一是MIM客户端可以占领用户的手机和PC桌面;二是用户对IM账号会形成依赖;三是用户的社交关系一旦与某一个IM软件结合,就再难轻易地转用其他IM软件。因此,无论是互联网服务商还是移动运营商,都对MIM业务寄予了厚望。通过MIM业务实现移动互联网客户群的积累,并进一步实施客户流量的价值经营,包括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组合的针对性营销和社区经营等。
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是一款综合信息通信平台,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飞信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650万,在国内IM市场排名第二。最早,中国移动与腾讯合作推出移动QQ服务,在手机终端与PC QQ直接短信互通,让手机用户得到移动化的IM服务,从而让合作双方都得到了“相当不错”的业务收入。之后,在自营MIM业务“飞信”全面推出之际,2006年6月,中国移动向部分省公司下发通知,要求暂缓与提供互联网IM业务的SP续签移动梦网合作协议。目前,中国移动和腾讯实现了飞信和QQ平台的对接,飞信用户和QQ用户之间通过飞信QQ业务实现互通,该合作业务成为飞信的一项子业务。从中国移动推出飞信前后与腾讯移动IM业务合作的分分合合中,我们看到了移动运营商与IM服务商之间的竞合矛盾。那么,站在移动运营商的角度,面对MIM这样一个既有丰富的用户使用需求,又可以带来至关重要的用户黏性及收入的战略型业务,应该如何切入、应该如何处理与优势IM服务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大问题。
国内外运营商开展MIM的运营模式
国外移动运营商大都采用与优势IM服务商合作的方式开展MIM业务。2002-2004年,欧洲绝大部分运营商都开发了自己的MIM,包括Vodafone UK、Orange等,而美国运营商则倾向于与MSN、YAHOO及AOL合作,推广MSN Mobile、Yahoo Mobile、AIM Mobile等产品。但是,当发现MIM业务发展更迅速时(包括用户量和使用活跃度),从2005年开始,欧洲运营商也开始转向与MSN或YAHOO合作,推广相关的IM产品。如沃达丰、Orange、Bouygues、3UK等都与MSN或YAHOO展开了合作。以Orange与MSN的合作为例:两者于2006年11月合作推出了“Orange Messenger”,技术由MSN提供,但品牌和内容由Orange持有。截至2007年,欧美地区用户规模最大的几家移动运营商都分别与MSN、YAHOO、AOL合作推出了MIM服务。
从国外移动运营商发展MIM的经历来看,其MIM定位主要在于满足用户移动化的即时沟通需求。因为运营商毕竟无法独占市场,需要其他IM服务商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更好地提供用户体验;需要延续优势IM服务商原来积累的用户量和业务号召力。
反观国内移动运营商的MIM发展,可以看到,已推出的MIM中相对最成功的是中国移动的飞信。飞信完全采取自营方式,定位为超越即时通信的个人综合通信门户,既是沟通平台,也是信息门户。其当前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各种信息沟通方式,包括即时通信、短信、语音、文本等。未来,它还将是一款集通信、娱乐、搜索、沟通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从飞信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移动MIM产品及其整体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目标,是将MIM作为构建移动互联网综合社区的基础业务。目前的赢利模式是:将飞信发展成为个人通信平台,提供免费的基础业务(短信)和收费的增值业务(语音、飞信QQ、同城速配交友等)。但可以看出,飞信目前直接的业务可赢利性还在其次,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户、占领市场,为其后续的移动互联网社区布局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