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地决策。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渐兴起和商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知识管理已被多数企业理解和认同,甚至于提到了战略的层次上来。那么,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讲,知识管理究竟具备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概括起来,知识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的积累】
构建企业知识库,对纷杂的知识内容(方案、策划、制度等)和格式(图片、word、excel、ppt、pdf等)分门别类管理。充分发动每个部门、员工,贡献自己所掌握的企业知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知识的管理】
构建知识权限体系,对不同角色的员工开放不同级别的知识库,保证企业知识安全。注重版本管理,文件资料从初稿到最后一版,均有版本记录保存并可查。
【知识的应用】
让知识查询调用更加简单,充分利用知识成果,提供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依据知识库构建各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充电,成为“学习型团队”。提供知识问答模式,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
以上内容是本篇文章的导入部分,将知识管理的定义及作用进行了简单阐述。那么,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典型组织--呼叫中心来讲,其知识点多而杂,且更新速度极快,同时伴随着人员的高流动率,知识的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如何对呼叫中心的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使知识点被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并且知识的链条不致断裂,已成为呼叫中心管理者所必须重视且立即付诸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将对呼叫中心的知识管理做出全面阐述。
【呼叫中心显性知识的管理】
呼叫中心显性知识是指那些本身就是以文档形式存在和承载的知识,比如:业务知识、制度知识、流程知识等,这些知识易于编码、存储、共享和更新。显性知识的管理流程为获取,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点:
一、业务知识
从相关业务部门获取。
二、制度知识
从公司层面获取一部分,大部分由呼叫中心管理者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
三、流程知识
由呼叫中心管理者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分为: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整理。
将已获取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
一、业务知识
承载业务知识的载体主要有:业务手册和业务知识库。
(一)、业务手册
【功能用途】面向新员工时,业务手册就是培训教材,而面向在岗员工时,业务手册就是复习大纲。
【编制方法】根据知识点设计手册大纲,而后根据大纳的条目将不同的知识进行整理添加。
(二)、业务知识库
【功能用途】用于业务知识的存储和检索,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在线考试题库。
【编制方法】将新、旧业务知识点分别存储,新业务知识可进一步细分为新通知和新业务,旧业务知识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产品线存储。新业务知识点仅存储近三个月的新增知识,超过三个月的一律体现在旧业务知识库中。
二、制度知识和流程知识
将获取的制度和流程知识,按照统一格式、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审核
对整理好的知识进行评估、判断、审核与完善,形成正式的、可发布的知识。
发布
通过各种渠道将知识发布出去,除业务知识库作为独立存在的系统渠道外,其余知识可存储于共享服务器之上,但需要提前设计好存放的路径。
利用
发布之后的知识点须有效被呼叫中心工作人员调取利用,业务知识库须具备模糊查找功能,以便于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知识点。同时,还可通过培训的手段使知识点得到反复的使用和分享。
更新
须固定专门工作人员对知识点定期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
淘汰
须固定专门工作人员对过时知识点进行剔除和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