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的IDF——助力本土创新
英特尔在中国举办IDF最重要的作用及核心价值,就是要调动产业界合作伙伴的力量,帮助他们围绕以上所述这些趋势和技术,进行更进一步、更加接近最终消费者的创新。而这也是英特尔支持中国本土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每次参加英特尔中国IDF的国内IT企业,基本上都是英特尔关系较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因此英特尔发布的很多创新技术与概念型产品,一般都会激发他们自主创新的激情。为帮助合作伙伴们迅速了解英特尔一些新出现的核心技术,英特尔还在多届IDF上宣布成立技术联盟,或与合作厂商宣布建立联合实验室,从而与一些国内IT及通信企业建立起更为亲密、高效的合作关系,例如:
——中国手机PCA开发商同盟。在2001年秋季深圳IDF上成立,当时即吸引了70多家中国无线开发商加盟。通过该同盟,英特尔可帮助合作伙伴及时获取第一手英特尔PCA架构(英特尔个人因特网客户机架构)开发信息,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更广泛的合作机会。
——英特尔与TCL的“3C联合实验室”及“海尔&英特尔产品研发中心”。这两个英特尔与国内PC厂商的联合创新机构,分别成立于2003年秋季深圳IDF及2006年秋季上海IDF,前者旨在帮助TCL开发基于UPnP技术的数字家庭产品,而后者初期则主要推进中国农村电脑、汽车电脑和超低电压便携笔记本电脑的研发工作。
——2005年秋季上海IDF上,英特尔与方正科技、海信数码、联众世界、微软中国、TCL、清华同方、东方宽频和搜狐网宣布,在数字家庭领域达成合作,以致力于将中国消费者享受数字娱乐内容的体验从“二尺”体验(即在电脑面前操作键鼠)转变为更加舒适的“十尺”体验(即坐在电视前沙发上,用遥控器操作)。
——移动互联网终端(MID)创新联盟。2007年北京IDF上由英特尔及华硕、明基、仁宝、宏达、英业达和广达等8家ODM创立,以加速全新移动计算产品类型——MID在业界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工作。
除对以上这些本土IT及通信产业合作伙伴的创新进行大力支持外,英特尔近几年来还借助IDF平台与重要的政府部门、行业客户及知名高校增进了互动合作,以促进他们在最新IT技术使用、研究和教学培训方面的创新。
如在2006年春季北京IDF上,英特尔就将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及浙江大学纳入为“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的首批高校,与它们共建多核技术实验室,以共同加强多核技术领域的研究、教学与技术合作。2007年北京春季IDF时,英特尔则再将该计划从最初的5所拓展到37所高校,2008年更是增加到102所。
2008年春季上海IDF上,英特尔与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携手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以推进后者在客运专线信息系统、运调系统和远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研发。同时,北京市政府的代表还在本场IDF上介绍了他们在英特尔架构服务器上构建的北京奥运IT基础架构及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