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实现8%的增长目标,中央政府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同时,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计划,“两会”前已经出齐了包括钢铁、汽车、纺织、电子信息等在内的10大行业振兴计划。这意味着,列入振兴计划的十大行业将吸纳4万亿投资中的绝大部分。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将给IT产业带来哪些商机?大规模投资又给IT行业提出了哪些挑战?如何利用大规模投资的机遇借助IT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澳信传媒IT168.com信息化频道精心策划,在“两会”期间推出“提振市场信心 10位CIO眼中的振兴规划”系列报道,按照每天一篇的频率邀请10十大振兴行业的10位CIO,解读各自行业振兴规划中蕴含的IT商机等。今天推出的是系列报道的第三篇,研祥集团董事副总裁樊小宁解读电子信息行业振兴规划蕴含的IT商机。
【CIO观点】樊小宁:利好政策 惠泽创新企业
前不久,国务院通过的电子信息行业振兴规划提出,在未来三年中,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要完成三大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还将实施改善投资环境等十大政策!
电子信息行业振兴规划的三大任务十大政策将给IT企业带来了哪些机会?研祥集团董事副总裁樊小宁认为:
1、十项措施中提到,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而电子信息企业在很多农业现代化设施、水利灌溉、农村电网系统中起到了核心的控制作用。
2、提出要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地铁工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新增一条线路,而这其中的地铁闸机(AFC)、自动售检票机、车载监控系统等都采用了特种计算机产品;同时,今年人大已经立法,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的时候,在同样性能、同样价格情况下优先采购本土品牌。作为本土企业势必会成为政府采购的首选。
3、措施再一次提出要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早在十几年前,很多科技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开始了产品和技术的自主研发。
4、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重复征税因素,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励投资,增加经济活力。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也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政府在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也给本土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5、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措施的出台,从里一个侧面体现了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
6、措施中提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十几年的发展重点。污水、废气排放检测装置和系统平台。这些设备不仅直接连接到国家相关监督机构,为环境治理和污染排放提供了科学的监督措施,也会本土企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从今年出台的各项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又有多项与高科技企业相关:
1、纺织行业振兴规划:在制造业中,自动化将逐步代替人工化生产,尤其在纺织行业中,生产线控制和电脑提花机的大规模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也保证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因此,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势必将会借此机会加大自动化生产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采购设备。
2、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从2008年两会之后的工业部与信产部合并之后,原本处于两个行业中间的“特种计算机”行业终于确定了“娘家”,两大部委合并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决策更明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可以直接下达到相关行业。因此,从今年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政府加大了对于自主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扶持,给资金不如给市场,政策出台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2009年中国军事国防预算同比去年增涨14%以上,这就意味着国家会加大装备制造类产品的采购力度,对于拥有相关资质认证的民营企业,如何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从分发或企业优势,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则是企业面对危机中的最大机遇。
【政策解读】七举措落实电子信息振兴规划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预计将拉动逾万亿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被外界视作中国2009年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产业扶持政策之一。根据该规划,未来三年中国将在电子信息行业实施十项政策措施,并加快实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3G等六大重大工程。《规划》对中国信息产业未来三年发展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将如何落实?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七方面措施。第一,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加大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支持电子整机和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骨干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二,组织实施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要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四,实施“家电下乡”,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据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四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而各个地方也在根据当地情况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
第五,大力支持TD发展,加快3G建设。继续支持TD的产业化,壮大TD产业链。预计未来三年3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约为4000亿元,将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有力拉动。
第六,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向信息服务转型。鼓励软件企业与金融、电力等行业加强合作,支持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优势的软件中心成为行业软件服务企业,开拓新的应用空间。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
第七,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围绕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工业技术改造提供信息化支撑。
【编辑点评】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振兴规划出台为电子信息化产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在“寒冬”季节,企业应准确抓住商机,加强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