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便携笔记本(低价笔记本)已经成为国内电脑市场的一大热点。以华硕易PC为先导,许多厂商已经推出了或者正在陆续推出价格在三千元左右的笔记本产品。更令国内消费者期待的是,神舟吴海军去年宣布,今年将推出只售1999元的配置强于易PC的笔记本。
在国内,这些超便携笔记本经常被称之为“低价笔记本”或者“廉价笔记本”。在一些爱面子的国人看来,低价或许意味着劣质,或许牌子不是那么响亮,没有脸面在同学或者同事面前拿出来。在各大网络论坛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大品牌厂商的枪手对于廉价笔记本进行各种不客观的评论甚至是污蔑。似乎只有刚刚碰电脑的无知的“菜鸟”才会去购买这些廉价电脑。
反观国外有关低价超便携笔记本的新闻,一个名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升高,那就是“Netbook”,和“Notebook”只差一个字母,如果翻译成中文,可以称作“上网本”或者“网本”。
显然,这种称呼描述了超便携笔记本的用途和功能,比起“低价”、“廉价”这样的词汇更能指导消费者的选购。
浏览主要的超便携笔记本的配置,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满足上网浏览、办公文档处理、影视文件下载、播放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按照一个20:80规律,可以说80%的电脑用户的80%用途集中在这些领域。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他们的电脑只是上网、聊QQ、看电影,甚至不处理文档。
纵览电脑行业的软硬件发展,“微特尔”联盟一直使用的一个伎俩,就是进行不断的概念性升级,不停地让消费者掏腰包购买新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对于CPU厂商来说,在主频的概念玩到尽头之后,又开始把玩“多核”概念。
笔者联想到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美国这两大处理器厂商,难道将来非要搞“八仙过海”(8核)、“金陵十二钗"(12核),“一百单八将”(108核),“百万雄师过大江”(100万核)不成?难道他们要把每一个中国网民的书房都武装成“超级计算中心”?
对于微软来说,XP已经满足了许多用户的需要,经过“注水”的Vista操作系统没有什么本质改进(无非就UAC、搜索、3D),现在已经遭到了更多用户的抛弃。许多网民签名要求微软给XP延寿。
现实生活中的PC,主要的用途无非是两大类,一个是“游戏机”,一个是“上网或公文处理机”。处理器和显示芯片的升级,更多地是为了游戏机考虑。对于后者的应用来说,消费者完全可以不用理会硬件厂商的左一个升级、又一个升级。
观察笔记本市场,对于上网、影视、文档处理来说,电脑厂商陆续推出的廉价“网本”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换句话说,只要是您不玩游戏,三千元(甚至是神舟的两千元)就可以满足个人计算的绝大多数需求。
当然,那些从事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科学计算等的用户,属于商业用户,并不在PC的讨论范畴之内。
结合到国内具体实际,许多人的个人计算需求体现为运行一个QQ即时通信软件、利用电驴或者迅雷下载软件影视,打开傲游或者世界之窗浏览器,利用暴风影音观看下载的电影,再加上使用金山或者微软Office处理一些文档。2999配置的机器完全可以流畅完成这些任务。
对于那些准备采购电脑的消费者来说,笔者也有一个建议,一定要考虑自己的使用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确定采购目标,千万不能一开始就被那些“N核”、“独显”、“主频X GHz”这些名词概念所“骚扰”。
综上所述,国外媒体逐渐推广普及的“网本”概念,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理性的作出选择。网本的配置可以满足大多数中国网民的需求。那些所谓的“N核”“N位”的貌似“高科技”的概念是给那些“为了玩电脑而玩电脑的”人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