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牛年的脚步已经迈开,在这个寓意着勤奋、踏实、收获的年份,电信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环境?又将呈现出何种发展走势?电信企业需要跨越哪些陡坡?这成为新春伊始全行业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对迷雾般的2009年进行了梳理,对电信企业面临的机遇与困难进行了剖析,形成了我们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牛年看趋势”系列报道,希望帮助全国通信员工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沉着应对,共同迎接中国通信业大发展的明媚春天。
立春刚过,寒风里已透出了丝丝的暖意,春天在睡梦里向我们招手。
2008年,全球经济刚穿过最黑暗最冰冷的隧道,连带着电信业也惊魂未定。2009年会有什么不同吗?尽管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但指望经济迅速触底反弹是不现实的。两面性、不确定性将成为今年的主要特征。
覆巢之下无完卵。电信业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和消费者越多,电信业受到的波及就会越强烈。只要金融危机没有根除,电信业的运营环境在短期内就不会改善。
最近,国际电信企业的财报纷纷出炉,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朗讯等设备商的财报非常“悲惨”。由此,有悲观者认为,2009年,经济萧条对电信市场的影响会更加严重。不过,情况并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市场研究公司Cobalt对电信、媒体和技术领域100多名企业的CEO和高管的调查结果是:91%的企业表示2009年的业绩将比2008年更好,至少是持平。目前,电信运营商的业绩表现还不错。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并且是在很能说明问题的2008年第四季度,AT&T和Verizon两大运营商的财报都没有亮赤字,无线、有线IP数据业务、高速光纤服务的发展十分看好。在欧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分析师预计运营商的业绩要更好一些。
更多的研究表明,尽管某些市场已经显现出下滑的迹象,但是从长期来看,电信行业的前景十分看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和消费者,减少了出差、旅游、娱乐等方面的开支,培养了使用网络、视频等通信服务的习惯,当金融危机过去后,他们将成为通信消费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电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改善,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家已将发展宽带等电信基础设施纳入了救市计划。
在关于电信业前景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咨询、研究机构都发布了谨慎而乐观的评论,总的说来有两个主流观点:增长放缓,复苏可期。著名分析机构金字塔研究公司认为,2009年的电信服务市场产值预计将为1.4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幅仅为1%。全球电信业在2010年逐步走向复苏已成为共识。这是因为电信公司经过了世纪之交的网络泡沫和电信泡沫后,自我调整的能力显著提高,控制成本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在这样一个“危”、“机”并存的2009年,中国电信业又将如何表现呢?在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初,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电信业也已经面临这一严峻课题,2008年,电信业务收入增幅为7%,达到近年来最低点。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出口需求不足、汇率变化等原因,直接导致东部、南部沿海省份出口贸易型企业大量倒闭,务工人员返乡,这使得东南沿海省份通信企业的用户数和业务收入都呈现迅速下滑状态。与此同时,中西部省份所受影响并不明显。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6.6%、7.0%和10.6%,增幅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3.7、3.7和1.3个百分点。东部发达地区的电信业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冲击明显大于西部地区。
然而,在一片风声鹤唳中,今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又正面临难得的契机:2008年的体制变革已到位,电信重组为全业务运营点亮绿灯;今年初3G牌照的发放,又为电信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说,制约行业发展的政策、体制性因素已经消除,这为行业新一轮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就是中国电信业2009年面临的环境:挑战空前,机遇也空前。在日前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的经济应该有可能比全世界的经济更早复苏。”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各国首脑和经济学家的赞同。在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电信业将成为“报春燕”和“领头羊”。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先进的3G服务和更丰富多彩的全业务服务,电信业将刺激消费,拉动增长,引领中国经济迈向复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