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一)国内外通信产业市场情况与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通信市场已初步摆脱了2001年以来的市场萎缩局面,开始表现出复苏态势。全球通信市场发展格局基本上是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主体,中、韩、印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为增长亮点,其他发展中国家平稳发展的市场态势。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通信设备的需求远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同时坚实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支撑得起其发展技术复杂度更高、综合性价比更好的先进技术,而通信市场的发达同时也促进了其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对通信技术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增长点,这些国家有可能通过采取更先进的通信系统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我国通信市场也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技术条件的发展以及各类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增长,通信设备市场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未来几年,3G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重点。3G网络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移动设备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3G建设的全面展开,光通信设备作为骨干网络扩容的基本产品,相关企业势必在3G网络建设中首先受益。此外,FTTH(光纤入户)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带来的将是数倍于目前骨干网、城域网建设的市场。据预测2010年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3亿,这其中90%以上将是宽带用户,从长期角度分析,电信行业的网络设备升级会给光通信行业带来美好的前景。从产品方面来看,FTTx所基于的PON技术所需要的网络建设元件,如光无源器件、接入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各种接口模块以及用户端光网络单元,在网络的建设中将会有大量的需求。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1、业务数据化。近几年来,数据通信在和话音模拟通信并存了20年之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以指数式增长的态势不断缩小与语音通信的距离。
2、技术宽带化。数据业务特别是IP业务的迅猛增长对通信网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网络的宽带化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在核心网上,SDH、波分复用(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已成为提高光纤传输容量的主流。在接入网上,xDSL、FTTx+LAN、CABLE、宽带无线接入等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得到发展,并将成为主流的接入方式。
3、网络光纤化。8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的光纤化一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光纤化的重点正逐渐从骨干网向接入网延伸。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也在朝光纤化的方向发展。
4、接入无线化。无线互联的便利性、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特点,使它成为未来几年中最有前景的接入业务。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使无线互联网成为把握商机的必要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手机的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电脑,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用来上网,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许多大公司进入相关业务。
(二)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通信产业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行业利润水平名列电子信息产业各行业之首。电信运营业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结构日趋多元化。
2004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新增64.9万公里,达到338.4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新增5.1万公里,达到64.6万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111.2万路端,达到980.6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7019.6万门,达到42102.1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6048.9万户,达到39747.3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实装率分别达到74.2%和84.2%,移动电话的实装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而固定电话的实装率基本保持不变。
在电信运营业的带动下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品的产量都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为通信产品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格局。2004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利税383.2亿元,同比增长60.3%,其中完成利润311.4亿元,各主要通信产品生产形势良好,其中移动通信手机产品市场发展更为强劲,各大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新型产品的研发能力,使该领域的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全年累计生产手机23345万部,同比增长28.1%,产销率为98.7%。我国的手机产量已经达到占全球手机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而成为全球手机生产第一大国。此外,2004年全年我国累计生产程控交换机8464.8万线,同比增长14.7%;累计生产电话单机13959.8万部,同比增长9.3%。国内通信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移动通信产品以优良的性价比,个性化设计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尤其是国产手机已从199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零的突破,达到了2003年市场分额的半壁江山。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的崛起。
在通信技术研发方面,近年来国产通信产业积极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并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和投入,各类通信产品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逐年增强。在光通信领域,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40Gb/sSDH光纤通信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外还完成了具有40Gb/s接口盘位的40Gb/sSDHADM设备开发;在数字集群通信方面,国内中兴、华为、大唐和金鹏等企业都分别进行基于CDMA、GSM和基于TD-S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的开发,并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oTa和GT800技术,从而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数字集群领域的垄断,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并带动我国数字集群技术推向国外,提升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公众移动通信领域,我国已经可以完全掌握全部2G和2.5G系统设备、终端产品的开发及生产,并且已经成功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得到了海外用户的认可。
此外,我国企业密切参与国际上在3G、BWA以及NGN等重点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和标准研究工作,构筑通信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力求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提高通信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通信行业的做大做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不但被国内外业界广泛接受、认可,并得以成为3G主流技术标准之一。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及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努力下,TD-SCDMA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逐渐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先后顺利完成了标准完善、技术验证、网络测试和商用产品开发等关键性工作,并且在难度较大的TD-SCDMA终端芯片开发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TD-SCDMA商用终端产业化的进程。
(三)“十一五”期间通信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发展领域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通信产业要在未来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机遇期,加强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国内通信企业竞争力,造就一支强大的、具有活力的技术创新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通信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通信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不失时机地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更好发挥通信产业对整个信息产业促进和倍增作用,进而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国通信产业还应进一步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继续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针的基础上,加强原创性研究,争取在以下重点通信领域内取得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1、移动通信领域
目前,GSM和CDMA移动通信系统在206个国家和地区中使用,运营企业超过了590家。已经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规模达到17亿户。2004年,全球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达到4530亿美元。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仍将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效率和功能。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涵盖了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及3G、3G后续演进技术。
2、宽带无线接入领域
全球关于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研究日趋活跃,热点不断出现。这包括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WA)、超宽带(UWB)技术等等,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成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补充手段,在高速信息接入领域发挥其特性,给整个无线通信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3、光通信领域
2004年,国内光传输市场总额达到了110亿元,进入2005年以来,在整体市场环境日益趋好的情况下,国内光传输设备市场也摆脱了近年来低迷的状态,开始逐渐发力。随着宽带数据业务逐渐成为国内电信市场的新亮点,宽带城域网的建设成为了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重点,这使得未来国内光城域网的建设依然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规模,相关产品如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和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的需求量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随着MSTP功能不断完善,技术和标准也日益成熟,传统和新兴的设备厂商都在MSTP产品研发和生产中投入了很多精力,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使得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发展。
4、移动多媒体内容服务领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发展,移动通信所能承载业务的能力迅猛提高。移动增值业务也呈现出由原有的单一话音业务向移动多媒体业务转变。另一方面,移动多媒体作为未来3G业务的核心应用之一,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其内容或者来自于用户的自创,或者由专门的内容提供商来提供,从而向人们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
二、通信产业重点产品投资指南
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产品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
2、无线接入设备
BWA接入系统及终端产品
3、光通信领域
全光网络(ASON)
光纤到户(FTTH)
光交叉联结设备(OXC)
4、移动多媒体应用服务领域
移动数据业务平台
移动多媒体服务平台
移动多媒体业务应用
5、基于全IP的移动通信核心网交换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