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9日,第二届CNGI工程技术论坛暨移动 互联网国际峰会在北京召开,会上, 工信部副部长 奚国华、 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邬贺铨、以及各大设备厂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
以下中国 联通技术部研发管理处处长王明会的演讲实录。
王明会:大家下午好!这几年可以说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刚才中国移动的杜倩女士,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总结和分析。
其实我们认为IPv6也好,下一代互联网也好,面临的不是技术可行不可行,设备成熟不成熟,有没有用户使用的问题。我觉得它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今天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联通这几年来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方面的所做的一些工作。大家知道当前中国联通和原中国 网通正在 重组、 融合。我声明一下,我所介绍的内容,都是指原中国联通CNGI的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中国联通以前作为四大 运营商之一,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下一代互联网从核心网应用示范项目,驻地网建设,以及设备产业化和业务试商用。核心网我们承建了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郑州、成都、昆明,七个地方的工作。04-05年我们进行第一期的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节点。二期建设,05-06年,济南、郑州、昆明三个 骨干网的建设。上海和 中国电信的 网络交换实现连接。
就中国联通承担的CNGI核心网的骨干网而言,建成以后,全面支持IPv6协议。同时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服务。比如说邮件、WWW的服务。
下面简单说说建设方案的一些内容。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建设IPv6下一代网络的时候,考虑到中国联通165网的关系,我们考虑能否利用新建的IPv6的网来分流一些我们当成非常紧张的 IPv4网络的资源。为此我们在北京和济南两个节点设置了NAT-PT 网关,事先与中国联通165网互通。当时打通的目的,是想通过IPv6的网络分流一些IPv4的流量,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分流多少,因为种种原因。
那么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当时CNGI专家委,组织项目验收的时候下的一个结论。
第一全面完成了七个核心节点的工程建设,实现了与CNGI北京和上海网络交换中心的互联、且网络设计方案合理,网络 测试结果良好,网络运行稳定。
第二,建成了先进的IPv6试验网,积累了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运营的经验。
第三,大量的采用国产设备,实现了多厂家设备混合组网,对促进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的国产化产业化意义重大。
第四,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应用示范实验,为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 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作出了贡献。
最后通过项目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人才。
2005年开放了支持移动和 漫游的 多媒体会晤业务系统,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并建立具有 IPv6特点的可支持多种接入,包括移动和漫游方式的多媒体会晤业务系统。
那么这个项目也通过了验收。那么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包括几个方面。
第三,快速的WLAN间水平切换。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在06年,我们又开展了一项业务,基于无线 广域网了无线 局域网互通的业务示范。
研究未来移动互连网络中各种通信系统的互通、融合技术及其网络架构,建设基于移动IPv6的WWAN和WLAN融合网络,并通过中国下一代 互联网示范工程进行试验、验证。
在发改委的部署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取得的成果,第一面向异构无线网络与业务感知的移动管理系统。
第二实现高效的网络选择策略和算法。
第三,实现了多输入的自适应切换判决算法。
我们参加的第三个应用示范项目,也是06年一批的。基于 P2P的安全诚信的数字媒体业务应用。
这个项目主要是自主开发并建立一个易使用、易扩展、安全诚信的基于P2P数字多媒体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应该具备灵活的体系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可运营、可管理、可控制。也是通过一到两年的研究,目前也是已经完成了,通过了验收。
取得的成果,面向异构无线网络与业务感知的移动管理系统等等。
以上介绍了我们从核心网的建设到应用示范业务系统做得一些工作。
下面说一下驻地网的建设。
大家知道在国家发改委部署核心网的同时,也部署了一批驻地网项目的建设。尤其是对原中国 联通来说,我们是移动 运营商,没有丰富的驻地网和 固网的资源。那么骨干建成以后,实际上没有下面的城域、驻地网不是很好开展的。我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展了四个驻地网项目,主要是在北京进行的。
那么四个驻地网,分别在北京联通的总部,京门大厦,还有在中关村的软件园,还有CBD和建外SOHO四个地方。设了四个驻地网的点。
那么建设的目标,要满足多业务提供商的接入,防止垄断经营,避免重复建设。第二位IPv6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提供公共的平台,有利于 信息化的推进。第三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资源和业务的丰富。
那么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坦白来讲,四个驻地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困难,包括建完了以后,用户用不用,毕竟是一个孤岛,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那么在2008年国家又启动了新的一批关于CNGI设备产业化和试商用的项目。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又申请了一批CNGI2008年应用的示范。
第二基于IPv6环境下的P2P新型网络业务平台。
第四,下一代互联网流量控制系统。
那么这四个项目,目前还没有得到批复。
上面是简单地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联通作为运营商之一,之前参与国家发改委组织的CNGI,从核心网、应用示范性、驻地网,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下面针对下一步整个公司的情况, 下一代网络业务整个发展的方面,展望一下中国联通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策略和一些想法。也不一定是成熟和正确的。
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继续加大技术跟踪。第二积极推进应用。第三开展运营的研究。第四如何实现现有的 网络向未来的 IPv6网络的过渡。
那么技术跟踪方面,首先还是加强技术的研究,现在新的公司也是正在 整合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技术研发队伍,那么重点要研究与移动业务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相关的技术研究拉入整个联通年度的技术的研究计划。
第二标准制定,要积极参与有关IPv6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结合在网络试验和业务运营中的经验,推动IPv6标准化方面的进展。
产归跟踪,密谋关注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产品。我们知道这几年随着项目的开展,尤其是国产的设备商,设备生产厂家,在IPv6相关产品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作为 运营商,尤其是国产的IPv6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提供 测试和商用试验的环境和条件。
最后也是人才培养,通过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有关IPv6的专项的研究,为公司储备一些有关IPv6的人才。
关于应用推进,首先非常重视CNGI示范网的建设。CNGI示范网的建设中不是仅仅将网络作为IPv6技术的试验平台,而是将该网络作为联通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
第二进行重点应用的试验,建设驻地网,开展通用移动终端的接入试验,专网接入业务试验, 三网融合相关试验等,推进整个IPv6的业务和应用。同时把应用试验和商用实践相结合。也是我们下一步目前正在规划和部署的一项工作。
那么有关运营的研究,我觉得这一块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所在,如何运营IPv6。也是关系到IPv6下一代互联网,今后能不能真正成长壮大,和我们现有的移动通讯网,不管是 固网也好,还是现有的 GSM网,包括发牌照的 3G网络一样,正常运营的一个关键。这里我们想可能有几个方面的事情要做。
第一就是要认真研究认真考虑,IPv6和现有各网之间的关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运营的话必然要涉及计费的问题,网间结算等等方面的研究。关于IPv6地址分配和运营管理,相对来说倒是简单。因为仅仅是纯技术的问题。还有网络运营方面的专门的研究,包括业务模式的设定,要靠传统的互联网免费的模式的话,肯定会把IPv6做死,业务的计费、规范,包括网络运营的管理系统的开发,网络性能的测试,用户行为的分析等等,面临一系列的和网络运营有关的课题值得我们今后进行研究。
最后是网络过渡。中国联通的NGI将采用新建和改造相结合,试验和应用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并且会积极采取广泛合作的方式开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和试验。
因为新的公司合并以后,原有的中国联通只有一个165网,原来中国 网通的网络,我们内部这几个网络的整合和 融合,需要花费一些功夫。然后考虑到和未来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结合、演进、过渡我相信这两年有很多课题值得下一步花费很多的力气做这个事情,研究这个事情。我想也是一个好事儿。
那么我的整个汇报,基本上到这里。 最后有一个结束语。国家启动CNGI建设是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定位,对于推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 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是勿庸置疑的。新组建的中国联通拥有 电信运营商中规模最大的CNGI网络,中国联通将继续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运营和研究,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