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企业会否去华尔街“抄底”收购一些便宜的金融资产,不过除此之外,中国企业还从这场危机中寻找到其他的方法获利。“我们刚与印度Tata电信签订了一个GSM网络合同,成为这家公司CDMA网络向GSM网络迁移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兴通讯市场部一人士说。金融危机使中兴通讯等中国通讯设备企业的外国同行竞争能力急剧下降,甚至有的老牌企业面临被出售的命运,而伴随着的是其市场份额被中国企业蚕食。
角力印度
据中兴通讯上述人士介绍,Tata电信是印度第二大CDMA运营商,选择中兴通讯主要是因为中兴通讯的方案所采用的技术支持网络向UMTS(全球3G标准之一)平滑演进,而这也是Tata电信所关心的。在此前的10月13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获得跨国运营商Maxis 4亿美元的合同,为Maxis在印度的控股子公司Aircel建设GSM网络。Aircel是印度五大移动运营商之一,此前的主要承建商是爱立信,这次中兴通讯的成功则意味着爱立信在印度的失败。
一券商行业分析师表示,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发达国家的电信投资将会大幅下降,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争夺的焦点将转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些市场电信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投资增长明显的区域将是以“金砖四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
在2006年,中兴通讯推出MTO(跨国运营商)战略,即加强与全球100家最强的跨国运营商、发达国家的主要本土运营商和新兴人口大国的主流本土运营商的业务合作。不过在印度市场中兴通讯等中资企业的市场拓展与其在国内相比要艰难得多。
事实上,在次贷危机前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实力要弱于外国对手,尽管其产品和服务在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不过外国对手在政府公关、资金和品牌影响力方面更强。在2006年6月,印度政府以安全原因推迟了中兴通讯增加在印度的子公司股本及进入印度电信设备批发市场的计划,并对中兴通讯在印度业务进行调查,而当时正值印度几大运营商进行招标,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外国对手的政府公关行为所致。而更明显的案例则在2006年10月印度一家运营商招标中,中兴通讯和摩托罗拉被淘汰,当时就有印度当地媒体透露这两家公司出局的原因就在于中兴通讯是中国企业,而摩托罗拉则计划从中国采购部分设备,与招标的技术性因素无关。
不过在以成本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印度市场,政府公关不可能代替商业利益,成本居高不下的老牌外国企业并没能保持竞争优势,到2007年,印度市场成为中兴通讯第二大移动通讯设备市场,仅次于中国市场。
抄底
中兴通讯在印度的增长可能与外国对手竞争力在次贷危机后开始下降有关系,因为全球其他市场的状况与印度市场类似。“目前国际宏观经济衰退,外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像摩托罗拉逐步退出无线网络设备市场,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战略收缩,阿朗也在向服务转型,而运营商也在考虑节省成本,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会更为明显。”上述分析师说。他认为中国企业有可能借此机遇扩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份额,甚至有可能蚕食发达国家市场。
事实上,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抄底持欢迎态度。12月10日,意大利引进外资及企业发展署来中国进行招商推介,给中国企业提供主要的投资机会包括信息通信技术,而推介会的中资代表企业则为华为。该署外资事务部总监Arcucci先生在接受《财富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北部的都灵地区是该国通信行业集中的地区,摩托罗拉有工厂、上百个工程师,不过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摩托罗拉和其他美国公司一样撤出了意大利,“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可以占有它们退出后的空间”。
不过对于中兴通讯来说,去海外抄底多拿订单虽是一件好事,但是受金融危机及汇率波动影响,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同时,坏账及汇兑风险也将增大,解决这个问题才可能使其投资者在抄底中获利。
中兴通讯排名
根据电信市场调研咨询公司Yankee Group的报告显示,中兴通讯CDMA产品2007年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位,而2008年也将保持这个名次,并向第一名靠拢。而在GSM方面,根据中兴通讯的财报显示,其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前四名,今年发货量将增长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