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品牌的创建,比企业的崛起要难上数百倍,在国内一、二线城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始终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名牌。如果摩托罗拉醒目的“M”字logo消失在市场中,你是否会有些寂寞?如今,对这家老牌电子巨头而言,能引以为傲的似乎只剩下这金字招牌了。
12月7日传来消息,摩托罗拉的信用评等被标准普尔调降两级,降至BB+,比“投资级”低一级,此前,标准普尔曾把摩托罗拉的债信评等调降两级。
中国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不久前,先是原摩托罗拉副总裁兼北亚区个人通讯事业部中国移动业务部总经理任伟光辞职,再是摩托罗拉亚太区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梁念坚跳槽微软。如今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总裁高瑞彬颇有“孤军作战”的感觉。
亏损是无法磨灭的事实,摩托罗拉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目前仍然在高瑞彬的带领下保持着努力前行的姿态,只是此时将承受更大的业绩压力。
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
12月4日,上海,大半年没有大型媒体见面活动的摩托罗拉在这里摆开了阵势,介绍最新的超高端手机AURA.
V3的年代,站在产品一线的是原摩托罗拉北亚区终端事业部总经理麦克·戴德迈;在戴德迈辞职后的V8时代,任伟光是媒体见得最多的摩托罗拉高层。如今,以往只参加投资项目发布会的高瑞彬不得不走向前台。
“中国区终端事业部的管理人员还在人才储备阶段,现在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机上。”高瑞彬说。
今年二季度,摩托罗拉公司还曾录得账面400万美元的盈利,当时其他业务的利润尚能抵消终端事业部的亏损。到了三季度,财报显示,终端事业部(手机业务)销售额为31.16亿美元,同比去年下滑了31%,运营亏损为8.40亿美元,同比去年亏损扩大了71%.这意味着终端事业部吃掉了其他部门的所有盈利。
该季度,摩托罗拉售出了2540万部手机,与去年同期3720万部相比,下滑30%.
除“终端事业部”外,摩托罗拉的业务板块还包括“家用及移动网络部”和“移动解决方案部”。高瑞彬说,这些业务的中国运营相当健康,这使得他全力投入终端事业部的“扭亏”。
事实上,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的表现要优于其在全球的表现,照权威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最新统计数据,索尼爱立信以0.1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领先于摩托罗拉,排在市场份额的第三位,摩托罗拉则史无前例地掉到了第四位。
此外,摩托罗拉长年占据霸主地位的美国市场,受次贷危机及金融海啸带来的消费疲软现象冲击甚大,头把交椅岌岌可危。反倒是在中国市场,摩托罗拉依然排在第三位。
“MOTO品牌支撑作用依然明显,新一代‘明’也有不俗表现。”摩托罗拉本地的一家专卖店合作商说,较为尴尬的是,像摩托这样的大品牌,一直没有售价5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型,这点和三星或诺基亚很不一样。“低端走量,高端保利润,我们一直期待这样的高利润产品。”
提高伸手要钱的难度?
现在的摩托罗拉,唯一的选择是把产品做好,同时力争降低成本,此外基于资本层面的任何运作,能为股东带来惊喜的亮点几乎没有。
最新消息显示,摩托罗拉公司的信贷评估等级遭标准普尔降到垃圾等级,标准普尔更大胆预测,摩托的产品组合较不多元而且较旧,营收和获利备受考验。“该公司明年的全球手机销售量会比2008年减少约10%.”
在去年连续遭遇亏损窘境之时,摩托罗拉中国有关人士便曾透露,公司重点工作是交给股东一份至少还算满意的答卷,此后,便传出摩托罗拉有意将手机部门独立分拆上市的打算。
怎料计划赶不上变化,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海啸接踵而至,瑞士信贷(CreditSuisse)分析师曾发报告称,在其分拆手机部门过程中,至少需要拿出44亿美元现金,包括分拆后独立运营费用32亿美元,现实情况是摩托罗拉根本拿不出这样一笔钱。
“计划2009年完成的分拆动作确实要压后。”高瑞彬证实了这一消息。
分拆押后,摩托罗拉目前首要任务是扭亏,至少也要减少亏损,那么,销售额摆在面前,利润究竟去了哪里?
在探讨外资品牌在国内运作方法时,一个案例被反复提及:许多代理商、零售商都说,在向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索要市场费用进行终端推广时,伸手问诺基亚要钱比问摩托罗拉要难许多。
“诺基亚在掌控渠道上有相当的话语权,每一分钱的终端投放都相当谨慎。”华捷咨询分析师李元凯说,而三星的代理制主要通过外包完成,成本节省源于上游元器件的自产。
摩托罗拉没有这样的制造优势,在费用调配上又没有诺基亚“精明”,无形间产生了各种各样运营成本。
除了下游的成本问题,摩托罗拉混乱的多平台手机研发模式也多为人诟病。
不过,摩托罗拉手机部门新首席执行官桑杰贾(SanjayJha)已着手进行改变,摩托罗拉将不再开发和使用基于Linux的MOTOMAGX手机操作系统。在新一轮调配下,到明年上半年,摩托会将六个系统变成三个———针对中低端的P2K,智能手机系统WindowsMobile和谷歌的Android,从而节省资金和资源。
明,不会说再见
李元凯说,摩托罗拉品牌含金量依然存在,回顾摩托罗拉进入中国的20年,V998、V3、明A1200都是为市场所热捧的机型,这表明产品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如何总结产品亮点,为未来铺路。
“新CEO上任后第一项动作就是砍平台,以重调手机产品线。”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公共关系总监陈雷说。
在桑杰贾的构想中,Linux平台将会被放弃,而摩托的明星产品“明”系列是采用Linux的,因此有消息称,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明”将到此为止。
这种说法得到了高瑞彬的澄清,“明系列我们依然会继续推,只是以后会移植到谷歌的Android平台上去。”高瑞彬表示,Android其实也是在Linux基础上开发的, “明”界面设计为许多用户所喜爱,未来的“明”系列,在人机界面上仍然会遵循老产品模式,只是内核改成了Android平台,能提供更好的互联网体验。
经过广州宏城广场,原本硕大的摩托罗拉广告招牌已经为其他广告所代替。这个黄金地段的户外广告价格以百万元为单位,可见,摩托罗拉广泛撒网的市场营销模式将有所改变,加之新的产品战略调整,分拆无望的摩托罗拉只剩下独自“练内功”这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