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在中国不好过,在印度更不好过,一道门接一道门,颇像唐僧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
第一道是“劳工门”。
2008年8月26日,印度《经济时报》放了个消息:印度劳工部已正式行文,指控华为在印度严重违反法律及财政问题,包括涉嫌逃漏税,以及在印度超额雇用大批未取得工作许可的中国员工。郑重警告华为,印度政府正考虑对华为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同时也将责令其终止相关业务的运营。
这样的消息通常能把公司吓个半死,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后,华为印度子公司也表示,确实收到了警告信,但真实性有待核实。
随后印度政府官方澄清事实真相,印度劳工部从未向华为发布过任何此类声明。
“劳工门”事件最终得以澄清,但华为刚松一口气,又掉进 “税务门”。
9月15日,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称,华为公司在印度的代表处因“涉嫌偷逃进口税”,遭受印度营收情报委员会搜查,至少三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文档被没收。
针对印度媒体报道的“华为印度办事处涉嫌逃税遭调查”,华为公司正式回应,受调查的是一家进口华为设备的转销商,公司正在与当局配合。
华为又闯过一道门,但恐怕背后还会觉得凉飕飕的。
华为很早就看好印度通信市场,早在1999年就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软件研发中心,吸引印度软件精英加入,并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与卓越的服务能力,赢得印度通信产业的信任,跻身印度市场一流供应商行列。2006年、2007年销售额分别达到2亿和6亿美元,并在近期实现了规模突破。以无线领域为例,华为近期已经与印度Reliance、Bharti Airtel、Shyam三家运营商签订大型设备合同,总计11亿美元。此前,有华为高层公开表示,估计到2010年底,华为将在印度市场拿到超过50亿美元的设备订单,占到印度新移动电信设备总订单额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印度移动运营商高层也坦承愿意与华为合作,但这恐怕动了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和北电的奶酪,思科更会瞪大双眼。
西行印度靠低价,捍卫国内市场,靠的更是低价。与印度两道门几乎同时,中国电信270亿元CDMA无线设备招标如火如荼,最新消息则是华为以6.9亿元的跳楼价获得排名第二,约29%的中标份额。相比之下,竞争对手们的报价大多在70亿到140亿元之间。
华为发言人华为一直严格遵守印度的法律法规,并致力于推动印度电信产业发展。
印度劳工部我们已经注意到相关报道,但我们并未发出这样的警告信。
DRI高级官员此案本来是针对另一家公司,并非针对华为。但是在调查期间,涉及到了华为,我们因此不得不对华为的交易进行检查。因此,我们带走了这些笔记本电脑和文档材料。
爱立信公司总裁兼CEO思文凯华为在过去几年中确实做得非常好,不仅在中国国内,也在全球为自己建立了强大的市场地位,华为在未来一直会作为我们强大的竞争对手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华为在印度接连陷入“劳工门”和“税务门”,是有人故意为之,其目的则是阻止华为在印度的发展,让其名誉受损。
《第一财经周刊》两道门问题不大,华为真正的问题是这一激进策略会给自己财务带来的什么压力。华为的营业利润率已经从2003年的19%下降到2007年的7%,净利润则从14%下降到了5%。
《IT时代周刊》华为不管是国内国际市场,靠的就是低价,而这种低价更多的是建立在国内廉价劳动力和员工超额加班的基础上,并非技术创新。但 “ 床垫文化”和“狼性文化”的竞争力恐怕不具有可持续性。
《竞争力》思科有巨额资金支持,爱立信有多年的技术底子,阿尔卡特朗讯更不省油。华为一头土狼,跟狮子老虎竞争,下嘴不狠,不可能有肉吃。只是小心别因为贪吃肉把命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