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进入实质阶段,在中国电信以1100亿元收购中国联通CDMA后,人们对CDMA的未来前景更加期待。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在中国电信经营下的CDMA,将带来终端、内容、服务整个产业链的规模拉动、深层拉动。CDMA挺直腰杆,昂首进入快速发展期指日可待。
中国电信规模化运营强势拉动CDMA产业链
今年7月,中国电信即试探性地抛出600万部CDMA终端的采购大单。而在日前广东举行的“2008中国CDMA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表示,到2009年,CDMA手机集采量将达到5500万部,这一数字实际上大于目前CDMA的4000万客户数。中国电信预计,未来3年CDMA客户数将增长至1亿,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5%。这个目标的提出,对CDMA终端、内容、服务整个产业链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电信大规模集采CDMA终端,表明规模化运营已成为中国电信CDMA的基本目标。有分析认为,规模化运营最直接的效应是产业链合力效应,它充分调动了终端、内容、服务等产业价值链各方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形成合力拉动。同时,也有利于快速做大整个产业链蛋糕,促进移动业务发展。
可以说,如此庞大的CDMA终端集采量将为中国终端设备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在CDMA技术优势的支持下,中国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的能力将迅速得以提升,也将稳固本土终端制造业(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绝对份额。另一方面,除了中国内地市场外,印度、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对于CDMA手机也有强劲需求,中国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商将藉此成功布局海外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
而对于众多内容供应商来说,基于CDMA的各种增值业务市场将是整个产业链中相当出彩的部分。今年8月底,中国电信就已经正式启动SP合作伙伴的遴选,其合作业务包括WAP、BREW/JAVA、短信、彩信/彩E、手机炒股和OTA业务等。C网的传输速率高,再加上中国电信原有的固网、宽带等优势,经过中国电信这个整体大平台融合推出的SP产品,势必将给客户带来更新更快更炫的体验。可以说,内容服务提供商在C网市场将大有作为。
中国电信全业务融合优势为CDMA注入新活力
在世界范围内,产业融合已经成为通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产品、业务的互相融合,将会带来“1+1>2”的合力效果。
中国电信是我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在固话和宽带领域,中国电信具备绝对实力,其业务品牌“我的e家”、“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等经过数年运营,已经获得市场的认可。如今,CDMA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中国电信的产品链与服务链,而中国电信也将基于固话、小灵通、宽带这些坚实的基础,展开全业务融合,为CDMA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
据了解,中国电信日前正对PHS小灵通的PIM卡和OTA进行新的部署,在实现和强化PHS小灵通上网功能的同时,还将加强其与CDMA手机的无缝过渡。与此同时,针对“商务领航”、“我的e家”等客户品牌的无线融合战略也在全面规划中。可以想见,这种全业务经营将以固话、宽带与移动业务的创新融合为基础,迸发倍增的市场效应。固话、宽带和CDMA移动业务的融合,将使得中国电信能够提供包含固定和移动的一揽子、一站式通信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即时、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通信类型都可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相关设备、相关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
中国电信综合服务能力让CDMA挺直市场腰杆
好马配好鞍,如果把中国电信CDMA的产业链拉动效应与中国电信全业务融合优势比喻成一个品质优良的好马,那综合服务能力就是与之相配的好鞍。这其中,网络运营优势、营销渠道优势和客户服务优势是集中体现。
从网络运营层面看,中国电信是中国目前基础通信网络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小灵通、宽带等主要网络方面的运营经验,中国电信对于在短时间内快速优化CDMA网络覆盖、提升网络质量,以及整个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能力,具有天然的运营和经验优势,完全可以在网络运营方面让CDMA挺直腰杆,给客户一个全新的感受。
从服务渠道看,中国电信的实体和电子两大渠道优势,对CDMA业务快速投放市场,同样将发挥重要作用。遍布城乡的中国电信实体营业厅、网上营业厅、10000号客服热线、10001号自助服务热线,组成一张细密的服务体系,实现与客户市场的对接,让CDMA客户得到“一站式”电信级服务。
另外,中国电信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服务团队,其强大的营销服务能力也将有助于CDMA业务快速铺向市场。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能力将撑起CDMA在市场上的腰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