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席大伟
9月30日,中国电信将正式接收CDMA网络;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确立了3年内CDMA用户数突破1亿的目标,这必将引发产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移动信息消费潜力,运营商在移动业务方面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
在这一情况下,具备很强技术优势,但发展却并不突出的CDMA,如何把握移动通信通信市场的发展商机?如何真正树立CDMA的市场优势?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资深电信专家、广州特思达通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晓滨先生。
记者:您之前讲过,CDMA与其他制式相比,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那么,除了技术优势外,您认为目前中国的C网发展还具有哪些优势?
廖晓滨:CDMA本身的主要优势在技术,但由于经营CDMA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具有很强的固网优势,再加上中国比较特殊的国情,可以说,决定C网未来优势不仅仅在技术,还包括现存的商业优势、全业务网络优势、3G升级优势等。能否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商的综合实力,将直接影响到CDMA在中国移动通信中的地位和市场“分羹”能力。
记者:请您就商业优势谈谈具体的看法?
廖晓滨:首先,CDMA在2G中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就中国2G移动市场的应用现状来看,两家GSM运营商的GPRS的竞争属同质竞争,而CDMA2000 1x在容量和速率上,均有望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具备差异化竞争的优势。CDMA2000 1x网络已经很好地覆盖全国,终端种类并不匮乏,只要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进行调整和创新,对适应用户消费的内容进一步开发,很快就能进入用户快速增长的轨道。
其次,无论对运营商还是用户,全业务模式可节约成本和支出。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和互联网方面的实力最强,从开展全业务捆绑服务和节约运营成本到挖掘潜在用户群中的移动电话用户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CDMA的前后向兼容、服务质量保证、绿色环保、保密性方面的优势,也为树立用户信心和营销宣传及商业推广方面提供坚实基础。
记者:有人说“CDMA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电信经营,这将会改变目前C网产业格局”,您对此如何理解?
廖晓滨:这就是我要讲的全业务网优势。全业务网的优势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和无线宽带互联网以及IPTV业务的融合所形成的优势。
首先,经营CDMA后,捆绑销售无疑是简单又实用的营销策略。而中国电信2亿多的固话用户,4000万宽带用户,超过1800万的“我的e家”用户,无疑都成为中国电信实施全业务捆绑运营的巨大优势。
其次,在此基础上,C网可以很好地和现有业务进行融合,打造一些融合性和创新性的业务,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增值业务。
比如,中国电信经营移动业务后,凭借在固网、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键定”的手机定制业务,就是在固定工作和生活环境下,可以通过按手机的“一键定”按键,将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和电子邮件)转移到固定终端装置(固定电话和电脑)上;在移动工作和生活环境下,可以通过按手机的“一键定”按键,将固定语音和数据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和电子邮件)转移到移动终端装置(移动电话和装有无线上网卡的手提电脑)上。
这一服务将大大方便用户,提高信息传输和服务质量,降低用户支出,同时提高运营商的设备利用率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在网的保有量。
从目前业界发展情况来看,产业链各方都非常看好CDMA在中国发展的前景。正因为如此,中国电信在C网布局上更具有灵活性,包括在专利谈判、终端订购和采购、技术开发和应用业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记者:CDMA与其他制式相比,在3G发展环境方面具备哪些竞争力?
廖晓滨:在3G方面,全世界CDMA2000的用户远比其他3G制式的用户多,这为中国电信发展3G业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运营商开发业务、终端引进、专利谈判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用户漫游也更加方便。
到今年9月8日,CDMA已可以在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漫游。全球CDMA家族共有2014种终端,其中,CDMA2000 1x的终端有1421种,CDMA2000 EV-DO Rev.0有521种,CDMA2000的EV-DO Rev.A有72种。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CDMA2000的用户数以19%的速度增长。目前,CDMA2000和1x EV-DO的全球用户数分别超过了4.5亿和1亿。EV-DO用户自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增长达33%,突破1亿用户大关标志着EV-DO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此外,提供CDMA服务的运营商已达275家,其中提供高速CDMA服务的DO商业网络有149个。
记者:当初中国电信在经营小灵通业务时,从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发展到高峰时为6000万左右用户规模,这对中国电信经营CDMA有何帮助?
廖晓滨:可以说,从经营小灵通上,中国电信积累了如何改变弱势、如何迅速扩大用户规模的经验,这种迎难而上的经验可能对中国电信发展CDMA有所帮助。但现在的CDMA和小灵通有着重大的区别,小灵通是提供市话延伸的无绳电话业务,面对低端用户;CDMA是可以提供漫游和高速数据的有QoS保证的移动宽带业务,扩大了用户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等级,可以满足各阶层用户的需求。
目前,全面考虑满足各阶层用户需求,成功实现小灵通转网到CDMA才是上策,而完全照搬硬套当初小灵通发展模式来发展CDMA则不可取。几年前,我曾经在媒体上说过,“小灵通是生产力,但不是先进生产力”。现在CDMA应该算是一个先进的生产力了,应该用创新的思想和先进市场观念来实现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