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IBM宣布通过其与雷曼兄弟合作的“中国投资基金”商业联盟投资2000万美元购买中通服的股份;而中通服相关人士透露,思科也将购买价值5000万美元的中通服股份。
两大巨头同一时间向中通服注资不是偶然,而是为了支持中通服收购中通建的计划,在此之前,中通服宣布将通过增发配售股份的方式筹资以收购中通建。通过在资金上对中通服这一重大收购项目的鼎力支持,IBM、思科与中通服及其背后运营商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两家公司针对电信行业的战略布局中也各自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股权规模弱小
尽管此次两家公司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少,“但中通服的总股本比较大,这应该只是规模很小的股权转让,未来也不会对中通服的决策产生什么影响”,一位从事电信资本投资的人士表示。
有数据可作比较,早在中通服上市之初,IDG就出资1000万美元入股,占据了中通服0.84%的股份,且当时的认购价只有2港元左右。而根据此次中通服发布的公告,每股认购价已达到5.25港元,如此推算,IBM投入2000万美元能占到的股份可能仅与当年的IDG一样,甚至更少;思科的股份也只会稍多一点。
当然这些企业能投资给中通服肯定还是认可其盈利能力的,特别是在收购中通建之后。“它们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的。”该人士指出。
落子中国电信市场
不过让这两大巨头认可的恐怕不仅仅是中通服的盈利能力,它们所想的也决不是干涉中通服的决策。在收购中通建之后,中通服将成为中国通信建设、服务领域绝对的领导者,3G的建设也将掌握在其手中,这意味着什么?“绝大部分想分一杯羹的通信企业都会来抢着跟中通服合作的,特别是系统商、设备商等产业链上游环节;而注资、使自己与中通服形成一种无法轻易破坏或解除的关系,无疑能更好地保障这种合作的稳固性。”该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点上,中兴无疑是有战略意识和眼光的,他们在中通服上市之初就购买了其股份。”
作为网络通信设备提供商,思科购入中通服的股份并不令人意外。思科近年大力实施其中国战略,计划与中国的企业深度合作,而其CEO去年访华时也做出了“未来5年在华投资160亿美元”的承诺,此番入股中通服就是该承诺的一次兑现。
而IBM的拉拢难道仅仅为了今后向通信建设及运营领域再多卖一些大型主机和服务器?
不可否认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电信领域的庞大市场对系统厂商永远具备吸引力;此外,IBM当前大力推动的一块服务领域就是节能减排的“绿色创新”服务,而他们也看到了电信市场的大量需求。
“不过IBM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基础的IT架构和IT服务的提供者,他们想成为通信运营领域在核心生产系统(如BI系统等)上的紧密合作者。”该业内人士表示。
一位IBM内部人士的介绍也证实了这种说法:“IBM目前非常重视垂直行业,尤其是银行、电信等几大行业。总体而言,在电信运营领域,我们想为其建起SOA架构;若进一步细化,我们希望在3G来临时,能在业务和应用层面上成为运营商的首选合作者。现在我们已经开发了运营商业务交付平台、电信专业数据库平台和BI系统等等。”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加强与通信建设者的关系确实很有必要,更何况中通服的背后有三家电信运营商。“当然,这并不是说IBM、思科投资了中通服,在未来的招标中中通服就会有所偏向。但关键点是,IBM、思科成为了中通服的股东,哪怕只是占有很小的股份,也能掌握到更多有用的信息。”该业内人士表示。
该人士举例说,在参加董事会时,股东可以对公司的业务和动向有着更深的了解;而中通服主要为运营商服务,敏锐的股东从他们的一些动向里就可以判断出其身后运营商的方向和需求。再者,在资本上有合作关系后,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就很容易会在一些技术或产品项目上进行合作,这也有利于投资方把握对方动向和需求。“何况是对于IBM、思科这样非常优秀的企业而言。因此,这次投资虽然动作不大,但绝对是一步战略布局。”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表示,虽然IBM方面此番进行投资的主体是其与雷曼兄弟合作成立的一家相对独立的商业联盟,但该联盟投资的方向主要还是围绕IBM的业务和相关产业链。与传统寻求股权和收入回报的风投机构不同,该联盟一向关注在不同行业中处于发展中期并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国国有或私营企业,以期获得未来战略发展。此次也是该联盟首次向国内电信领域进军。
提升运营商ICT融合能力
IBM和思科的投资能给中通服及其身后的运营商股东带来些什么?
一位与运营商高层过往密切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战略投资可能会有益于电信运营商的ICT融合发展。
“众所周知,运营商要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但实际上,该怎么转,技术上怎么做,运营商自己也没有底,因为他们缺乏在IT领域的经验,开发多种融合应用的经验也不足,只有自己固守的通信领域的能力。”该人士表示,“IBM有着世界范围内领先的软硬件和IT服务能力,思科近年在统一通信等融合领域很有建树,如果运营商能通过中通服的关系与之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技术和业务合作,得到这些厂商更大力度的支持,增强自身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并获得宝贵的融合经验,那么对于运营商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