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市场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6-29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面临着数据业务流量激增带来的挑战,这些“带宽大户”占用了过多的网络带宽和容量,造成网络拥塞和网络质量下降,但却并未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有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要高于移动话音流量,但移动数据流量收入却不及移动话音收入的十分之一。摆脱流量困境已成为运营商的当务之急。总结当下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应对措施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可将破解流量困局的策略分为三种:分流流量、管理流量和超越流量。

分流流量:普遍但不治本

分流流量即通过网络方面的建设和升级来达到破解流量困局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指通过积极推进网络演进升级来扩大网络带宽和容量,以解决数据流量增长带来的网络负荷问题。网络演进升级既包括向HSPA升级的短期网络改进,更包括向LTE4G演进的长期网络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传输速率和移动带宽在迅速增长,而且移动带宽的每比特成本呈现迅速下降趋势。据研究,HSPA的每比特成本仅约为GPRS的2%,LTE的每比特成本约为HSPA的50%。

另一方面是指通过在热点地区部署WLAN网络,作为蜂窝移动网络的有效补充,以卸载现网流量。相对于蜂窝移动网络,WLAN网络具有低成本、高速度、简单易用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室内热点地区为蜂窝网提供数据分流。

这两个方面在分流数据流量上都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在全国和各省市的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明确要推进3G网络向LTE的演进和包括WLAN在内的无线城市建设,三家运营商在这两方面也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分流流量策略使运营商难以摆脱被管道化的命运。虽然网络建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级,但很难保证从网络资源提供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也难以避免越来越被终端和应用厂商边缘化。

管理流量:精细化和智能化

管理流量即通过对数据流量的精细化管理来达到破解流量困局的目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针对差异化的流量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收费,提供差异化的管道服务。对于能给公司带来高价值的流量赋予较高的优先级,分配较多的网络资源,优先处理;相反,对仅能给公司带来低价值的流量赋予较低的优先级,分配较少的网络资源,甚至于推后处理。一般来说,对于忙时高优先级用户、重点业务、在商务区和办公区的移动宽带使用、明星终端等产生的流量需求要赋予较高的优先级。

提供差异化的管道服务目前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通过在现有分组网络中引入策略与计费控制系统架构(PCC),可以实现根据用户服务等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业务类型等进行分组数据业务QoS控制的目标。

其次,使用户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解决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利用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实现把热点内容高效、稳定地发布到离用户最近、负载较轻的服务节点,提高用户访问质量。相比美国90%的业务渗透率,我国CDN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渗透率还不及10%,发展空间巨大。

最后,通过云计算对传统的移动网络进行调整以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在传统的移动网络构架中,网络承载数据的能力是固定与分散的,经常会出现一部分基站被数据压垮,另一部分基站却空闲的情况。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使移动网络能力流动和集聚起来,将空闲基站的网络能力分配给繁忙的基站,实现不同基站之间的处理能力共享,提高系统流量处理效率。

相比于分流流量,管理流量策略要显得更为精细化和智能,能够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但其仍然局限于管道定位和以流量提供为基础,与整个行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大方向有悖,所以不能称得上是破解流量困局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

超越流量:布局移动终端和推进应用服务开发

超越流量就是通过获取管道之外的新价值来摆脱对流量的依赖从而达到破解流量困局的目的。移动互联网的三要素中,除移动网络外,另外两个更为重要的是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移动终端中更关键的是操作系统,所以运营商超越流量策略的两个重点就是布局移动终端(包括操作系统)和推进应用服务开发。

在布局移动终端方面,两个业界楷模就是苹果和谷歌。苹果公司以一年为一个开发周期连续推出iPhone系列和iPad系列,并在硬件能力和终端形态上始终引领着全球高端智能手机的走向。谷歌公司以免费、开放、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为支点,撬动整个产业链,吸引了第三方开发者和手机制造业巨头。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终端公司,且有望加快共推自主操作系统步伐,这是积极的进展。

在推进应用开发方面,关键的就是运营商开放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搭建统一的数字内容集成平台,整合媒体、广告商、金融机构、软件开发商、内容/应用提供商等第三方的力量,不断丰富业务种类,进而吸引用户和开创新的收入来源。例如Vodafone就将自身定位为一家平台公司,吸引合作伙伴、软件开发者、客户一起进行业务开发,基本不自己提供内容或最终服务;沃达丰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严格挑剔,但并不与之争利。沃达丰已先后与微软雅虎、Ebay、谷歌、Youtube等在即时通信、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搜索移动视频等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广泛开展了合作。

超越流量策略可以使运营商彻底摆脱被管道化和被边缘化的命运,其将流量仅仅作为实现价值的辅助手段,从而可以从根本上破解流量困局。相比于分流流量和管理流量两种策略,这是更为重要的治本之策。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