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市场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6-01 信息来源:网络

3G网络覆盖全国、应用大量推广和智能终端普及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当前以应用程序商店为代表的平台模式,既符合移动互联网自身发展的特点,又体现出较好的客户聚合能力和产业影响力,因此成为运营商、设备商和互联网公司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商业模式。

源于移动市场特点

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和随时随地的接入能力,但是网络开放性不够,应用较为单一;而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内容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但不能做到随时随地的移动接入,缺乏良好的管理控制能力。两者深度融合之后形成了优势互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融合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由传统的“以运营商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演变,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成为业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同时,用户本身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的提供与分享者。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由“平台运营商”提供平台服务,两类或多类用户通过平台实现交换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双边市场”。

移动互联网双边市场中的典型平台就是由运营商、设备商和互联网公司等提供的应用程序商店,一方面,应用程序商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从购买到使用,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它的审核、分成、广告等特点,也激发了开发者研发更多优秀应用的热情。可以说,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使双边客户的需求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匹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移动互联网业务自由定价的问题。

引领产业生态变革

平台模式的出现,给产业链上下游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具体的体现如平台与终端的融合,以及平台与业务提供的一体化。原来产业链各角色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各个参与者都在重新审视平台的战略意义,并依托原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向平台运营领域拓展。

苹果和谷歌的应用程序商店是业界的代表,二者均经历了爆发式成长,形成了当前以终端和网络为中心、基于接口开放和开发者广泛参与的平台模式。目前,苹果的App Store应用数量超过30万,谷歌的Android Market应用数量超过10万。

与此同时,国内三大运营商也不甘落后。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MM商场”,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随后上线,中国联通的“沃商店”也于去年年底正式推出。在战略层面上,中国移动明确提出了“打造一体化平台”的产业链新定位,中国电信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上提出要做“综合平台提供者”,中国联通也致力于将“沃商店”打造成开放的手机应用平台。可见,三大运营商在移动应用商店领域的布局基本完成。

塑造新的竞争格局

移动互联网市场存在设备商主导平台、软件商主导平台、互联网厂商主导平台以及运营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内容提供商和用户的多平台接入现象,那最终平台之间的竞争格局将会怎样?

从双边市场的视角来看,首先我们得判断市场是否注定只能由一个平台提供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用户接入不同平台的成本仍然较高,包括更换终端、系统等,这就决定了行业市场将由少数几个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大型平台主宰,最终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在多平台竞争的情况下,成本优势或者差异化优势这二者中必须拥有其一,或者以差异化优势吸引客户,或者以成本优势打败对手。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只从事移动互联网平台运营,相关企业多是在原有经营领域的基础上依托资源和能力优势,拓展平台运营的新领域。这种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不单指平台本身,而要从企业整体出发考虑。因此,像苹果、谷歌、中国移动等在原有产业链各环节中占据优势的企业,其平台的优势也会更明显。

初期更应重视用户

在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可作为采购方,通过压低服务提供商成本来获得利润。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双边市场的视角来看,运营商定位为平台,SP/CP构成运营商在其中一边市场上的客户,与另一边市场上的移动用户相互依赖,运营商所起的作用就是更好地匹配这两边客户的需求,促进交易,从而提升并实现平台价值。如何应用好平台模式,便成为电信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平台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首先要解决“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即为了吸引更多应用消费用户加入平台,平台中先要有一定规模的内容提供商,而内容提供商只有在终端用户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才更乐于加入该平台。因此在平台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应重点考虑会聚用户、启动平台的良性循环。

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初期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倾斜定价,对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以吸引其加入平台,获得平台赖以生存的临界用户规模,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移动用户规模巨大,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应用资源会变得相对缺乏,因此初期需要向重要的内容应用提供商进行补贴;另一种是一体化战略,即运营商在平台运营的同时,可暂时承担起应用开发的工作,以一些优质的、差异化的内容吸引用户。实现一体化的手段有很多种,包括自建、合作、收购、兼并等。对于自身能力足够支持,而且市场前景预期很好的内容应用,建议运营商自行发展,可以采取基地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做好业务研发;对于自身能力无法满足的业务,建议选取行业内较为知名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同时考虑收购或兼并一些有竞争力的本地、小众化内容提供商,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平台发展初期,运营商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平台运营对传统业务的促进问题。平台优势是建立在企业整体优势基础上的,传统语音业务和成熟数据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传统经营领域和收入的“大头”,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因此,移动互联网平台不仅要承担移动互联网大众产品的规模化运营,还要主动把传统产品的互联网性质做得更强,同时借助平台强大的营销服务功能,实现传统业务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协同发展。

 另外,智能终端和操作系统作为平台的载体,应当得到运营商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运营商可加强与知名终端厂商的合作,提升产业生态组合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应该积极介入终端软件平台研发,增强对平台和业务入口的控制力,提升产业链影响力。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