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着急家里需要缴电费时,打开手机轻松几步操作就可以实现缴费;在火车上无法打发时间时,打开手机浏览商铺,购物、付款轻松无障碍完成。这是几年来运营商们为手机支付的明天所描绘出的蓝图,看起来很美好却又很遥远。不过在北京,一个年轻人正在一点点将其付诸实施。
孙江涛是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钱袋网的执行董事,08年创建至今,他和钱袋网所做的,就是帮助手机用户安全、方便地进行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行业暗潮涌动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统计,2010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5亿,预计到2013年移动支付数将达到5亿人次。随着用户数量的提高和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分,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会逐渐增加。未来中国移动支付收入规模也会呈现比较快速的发展,预计到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达到235亿规模。
从各大运营商到中国银联,再到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手机支付这片蓝海中,产业链涉及的各方无一缺席。
中国移动在2010年初便入股浦发银行为支付牌照铺路,中国电信随后推出了"翼支付",中国联通则在上周爆出为手机支付业务专门筹备的新公司的招聘页面已对外开放。在手机支付市场中,三大电信运营商早已各据一方。
背景殷实的中国银联也早已瞄准手机支付。2009年,中国银联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开始在七省市试点。而以支付宝、钱袋网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也出现在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公示名单中。
然而各方资金和资源的大批涌入虽然迅速催热移动支付行业,国内移动支付普及率却仍有待提高。“银行卡用户已经习惯了通过柜台和ATM机进行支付,即使是支付宝等PC支付手段也是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才逐渐被普通用户所接受”,专家认为,安全、方便目前仍是移动支付领域发展的一大桎梏。
谁将成为先驱者?
“钱袋网在支付安全领域拥有完整的体系架构”,孙江涛说。
钱袋网在和银联推出基于SIM贴膜卡的手机支付产品后,近期再次与银联展开深度合作继续丰富银联手机支付产品线,即将推出基于智能卡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手机钱袋智能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和安全保障。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钱袋网已经与多家顶级SD卡供货商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智能卡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
“基于智能卡的支付服务是我们现在产品的主要形态之一”,孙江涛介绍,钱袋网对智能卡的专注源于公司对行业数据和市场的了解。“目前大概有20%的手机支持microSD卡,17%左右的用户所持有的手机已经支持microSD卡。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以及手机厂商对手机厚度的苛刻要求,microSD卡已经逐渐成为事实的业界标准;,即使是苹果手机也可以通过外设来支持智能卡,智能卡解决方案的适配性是比较好的。”。
孙江涛介绍, 钱袋网智能卡解决方案可以支持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密钥管理,证书管理,数据存储,身份识别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产品价值可以归结为三个S和一个P,“分别是smart card,内置智能卡小巧便捷,在安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speed,提供大容量、高速数据存储功能, scale,用户接受程度高,适合大部分存量手机, Partner,方案的设计便于实现产业链协调发展,有利于其他企业深度参与。”
“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我们希望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当中,做出我们自己的有价值的贡献”,孙江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