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市场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3-18 信息来源:通信产业报

在逐渐被管道化的挑战下,运营商正希望通过建设智能管道和开放平台,实现从“话务量”运营向“平台”运营的转型,从而重新获取产业链的主导权。

面对用户消费者模式向长尾迁移,面对互联网创新模式的骨灰级递进,面对移动互联网厂商的逐渐强大,向“管道+平台”转型已经成为运营商征战移动互联网的共识。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在中国电信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讲到,要推动电信向基于网络和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做一个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即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将电信能力开放出去,让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参与到业务开发中。

目前,开放电信能力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运营商的共识。包括at&t、德国电信Orange、Telefonica、沃达丰以及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内的运营商都在积极实施能力开放策略。

转向“平台”经营

传统电信业务,主要依赖运营商内部研发以及电信设备提供商提供解决方案,较为封闭。然而,网络融合使得IT以及互联网厂商乃至移动互联网厂商通过开放平台或者开放API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从而提供包括通信在内种类众多的业务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利润越来越摊薄,另一方面用户黏度逐渐降低,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对此,中兴通讯专家邵伟翔表示,电信运营商也必须通过将电信能力开放出去,吸收来自业务合作伙伴以及用户的业务创新,争夺应用开发者,以促进网络能力和业务能力的销售。

显然,在逐渐被管道化的挑战下,运营商正希望通过“平台”运营重新获取产业链的主导权。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认为,“平台运营的主导者必须不断对合作伙伴需求和自身资源能力进行严密分析,并同产业链各方紧密合作,不断创新应用、产品和服务。”他说。

在这方面,国外运营商起步较早。Orange在2004年5月就启动了Partner计划,目前已拥有超过6万名开发者会员。Telefonica从2009开始在西班牙、英国开始推广Mashup应用,在西班牙已经超过1800个开发团体,并且预计前5年API带来的收入平均每年会增长130%。此外,像at&t、BT以及沃达丰邓国际运营商也都正在开展相关行动。

国内方面,中国移动正在进行的一个“wIMS”项目,通过开放API和Widget等技术将IMS网络和业务能力开放给互联网用户,并使其融入Web2.0的生态环境,以提供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混搭(Mashup)应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增加新的收入。

中国电信的“能力开放计划”据称已被国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打开中国电信能力开放平台的主页,可以看到分别向个人开发者和SI提供基础电信API和组件电信API,将语音、短信以及邮件等能力进行开放。

中国联通刚刚推出的沃Phone同样是电信能力开放的一种表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表示,“沃Phone支持3G乃至LTE网络,并且操作系统向所有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开放。”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运营商希望和其他运营商一起合作,建立通用的开放的平台,从而和苹果、谷歌等移动互联网厂商抗衡。例如,在2010年世界移动大会上,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沃达丰、Verizon、软银等在内的全球最主要的24家移动运营商宣布结成联盟,组成大规模应用社区WAC,用一个通用的开放标准来开发手机应用,为开发者提供单一的入口。

哪些能力最值得开放

平台运营就是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需的基础通用的能力,并通过运营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提供服务。

目前,包括3GPP、GSMA和OMA等在内的国际标准组织定义了业务能力开放架构,通过API等接口模式将电信能力开放出去。

来自法国的一家名为Moriana的电信和IT业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发现运营商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最希望运营商能够把计费、位置和用户属性的能力开放出来,其次为短信、情景再现和呼叫控制等等。

同样,在Telefonica支持的一项关于开放API的调查中显示,计费和位置服务等API最值得开放。

而李安民认为,结合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最终用户和产业链各方的需要,电信运营商可以聚焦四类平台,形成核心优势。

一是核心能力开放平台,包括短信、定位等基础网络能力的开放,代收费、统一认证、终端管理等运行能力的开放以及统一通信录、下载、流媒体等应用基础能力的开放;二是内容和应用聚合平台,包括打造应用商店、服务门户、应用客户端等;三是终端管理平台,把握与用户双向沟通的第一界面,降低终端门槛,让用户更容易接触到聚合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并将其作为终端产品和应用换代升级的重要依据;四是用户精准营销平台,凭借运营商广泛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深刻理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特征,开发定向推送等新业务,为企业自身、合作方和其他第三方提供数据服务。

智能管道的延伸

事实上,电信能力开放可以看做是智能管道的延伸。

这是因为,有了好的网络,没有好的应用,运营商同样会陷入“被管道化”的危机。

独立电信咨询顾问电信专家侯宏表示,智能管道要具备支持聚合模式的能力,面向合作伙伴的、开放的、标准的能力界面,支持电信能力和合作伙伴能力的Mashup。

在智能管道和开放平台的双重推动下,运营商正在实现从“话务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进而向“平台”进行转型。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