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开彬:谢谢主持人的介绍,今天非常高兴借齐鲁证券投资策略报告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云计算的研究。
上午我听了很多专家的介绍,有很多人说到云,在座有没有投过云方面的公司或者是股票?还是非常少,现在云计算大家说了很多听了很多,但是云真正是什么样的东西,云包含哪些技术、服务,它对我们整个产业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公司会从中受益,其实很多人还是云里雾里。所以今天花一点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云的一些认识。
三个方面:第一ICT产业基本概况。第二云计算包含基本内容以及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云计算 对整个IT类上市公司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现在是在做中国软件网,这个网站是03年开始做的,总体定位是软件行业一个选型平台,用软件到我们这个平台,相当于软件业的阿里巴巴。
这是我们看到ICT产业的一个全景图。分成几个部分,最底层是硬件,有PC、终端产品,外设、消费电子。还有软件,有应用软件、中间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个人用户信息服务,有电子商务服务、基础电信服务、外包服务,个人用户的判断标准,谁便宜就用谁。中小企业用户,网络娱乐服务、固网增值服务、专业服务。它的产品、市场能力就成为一个核心要素,为什么用友软件(600588)那么好,它的管理软件、财务软件产生很好,销售、服务人员很多,中小企业是一个纯粹市场化的主体,所以需要是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大客户,网络增值服务、移动增值服务、维修维护服务。
这是目前整个全景图,接下来做深入的剖析,从整个ICT发展历史来看,有一句古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80年代IT是一个非常合的一个状态,IBM、日立、NEC等等国外的公司,提供从芯片到硬件、软件、服务一套东西给用户,后来到90年代,开始了所谓专业、产业细分,硬件出现了PC、半导体,软件,微软起来了。什么是软件巨头,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0亿美金,这个就是叫做软件巨头,每次产业细分都导致的一个巨头的产生。像是GO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C这样的公司,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可以找到巨头,CM客户关系管理,90年代产业细分到此为止很多巨头产生。但是现在整合到什么状态呢?IT分三大块,硬件、软件、服务,这是一个整合的特点。
如果到云,现在提到云的时代,也把它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最底层是数据中心,然后是通道,访问运营商,上面就是各种服务。对于个人、消费者、企业用户,它是跟很多软件公司打交道,现在看到很多软件公司在强调它要强调或者做云,其实本质上来讲,未来ICT的产业,未来的走向肯定是整合的走向,现在软件公司整合非常厉害,互联网公司也整合非常厉害。还有一些硬件的公司其实也在整合。
接下来是分别分析,桌面软件,现在360跟腾讯QQ争的非常厉害,这是客户端的争执,大家对于什么叫做客户端软件了解吗?国外一般叫做桌面软件,更多是要在你的笔记本、电脑上面安装这个软件。比如QQ,它有一个客户端要安装,桌面软件有几种类型,OS、沟通协作类(电子邮件、IM、网络电话软件、网络会议软件)、生活娱乐类(音乐、视频、游戏、地图软件)、信息处理类、技术工具类。在客户端,在云的时代,什么是云?云重要的本质就是去掉客户端,用浏览器登陆你的网站就可以使用。
云时代仍然需要的三类客户端软件:信息处理类、生活娱乐类、技术工具类。为什么存在呢?我衡量的标准是说,这些客户端在不联网的状态下仍然要用的软件它就会存在,云的本质是说通过互联网来应用软件,只要能联网,联网能取代就很难再存在。
现在国内在中国市场,从当前来看桌面软件上市的公司非常少,其实国内桌面上市软件比较大的金山软件,它是软件业当中的民族英雄,它去美国上市了,它上市是靠网络游戏,并不是靠WPS。我认为在未来3-5年之内,国内也会有一些靠桌面软件上市的公司,比如现在一些CAD的公司,以前桌面软件干不过美国人,在现阶段正版化,为桌面软件带来机会,现在有些公司规模做到2、3亿,完全有能力上创业板,一上市肯定是非常好的公司。为什么腾讯现在称为是互联网帝王,那是因为他锁住了6、7亿的用户,只要有人用QQ他就可以无穷无尽的挣钱,所以客户端为什么那么的重要就是因为这个。锁定客户端的本质就是无法转移,最有黏性的三类客户端的软件,IM、Office软件、封闭类软件,像是网易,他的邮箱用户量非常大,邮箱一旦用上有很多邮件在那里,他不愿意转移,我现在经常用谷歌的邮箱,里面有几千封的邮件,如果你让我用QQ的邮箱,那我那几千封邮件怎么办。所以因为你付出了就不愿意去做。比如Office文档,因为人家都在用它,所以这种东西是难以转移的。封闭类的软件,苹果为什么现在这么红,为什么受到大家的追捧,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封闭的软件,iPhone就得用它的东西接上才能上传才能听,因为这个封闭导致了它有一批客户群,所以这个封闭系统也是很典型的。如果哪一个公司具有这三者,它的成长空间就非常大,并且在中国的成长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的人数最多,国外很多行业分析师说,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拥有客户端数量最多的就是腾讯。所以有客户端黏性的公司投资价值非常大。
这是中国IT产业的情况,总体来看,中国还是以硬件为主,软件和IT服务几乎还不到一半。总体来看,整个企业级的软件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实现在国内的企业软件面临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未来五年整个中国软件行业,跟以前很大的变化在哪里?以前客户,企业级客户买、用软件都是被逼的,政府部门说要搞信息化、系统所以上来了,你要跟沃尔玛合作,就必须上一个供应链的系统,如果要跟一汽合作,就要上一个订单管理系统,都是被这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引导的。从这几年开始,整个用户对IT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开始意识到软件的价值,他愿意给软件付钱,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就像北京有很多公司,开公司三件事情,买电脑、上财务软件、财务系统,所以用户愿意花钱买软件。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未来五年之内,实际上是我们中国软件业黄金时期,客户要买。我们的客户厂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很多领域,我看到一个增长率市场规模,有很多细分的软件,ERP这样的软件,用友公司用友软件我个人非常看好,为什么?中小企业非常的多,现在都要上财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ERP软件、OV软件等,它要上各种各样的软件,因为需求存在,企业级软件公司进入,进入到一个人海战略时代,看到一个软件公司未来值不值得投资,看它分支机构有没有在增加,这是第一。第二产品线有没有更加的全面。还有一点,现在云来了,对于软件行业是一个冲击,传统软件行业是靠许可证的付费方式,而云来了是按需付费,这对传统软件业是很大的一个冲击,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从IT服务来讲,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尤其是外包,现在国内有很多外包的公司都开始在做,尤其现在有很多外包公司在国外上市,在国内上市的也有,比如浪潮软件(600756)、东软软件等,他们都是在外包领域做的非常好。因为从全球来讲外包做得最好的就是印度,但是从未来来看中国会成为一个最强有力的竞争市场,因为第一中国价格便宜,第二支持人数非常多,这种因素会支撑我们在外包市场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基地。第三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对外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ICT产业状况,下面讲一下云的状况,云就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是在用云,公共邮箱、互联网公司,云是有几个本质,刚才许博士也提到,科大的语音云等等,我们衡量一个公司是不是云,云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公司,未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云,但是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云状态还有待估计,现在在国内还没有完整的云公司,而在国外亚马逊、谷歌是一个完整的云公司。美国NST曾经出过一个云的基本特征,云有几个基本特征,云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有几个基本的特征,如果符合这些基本的特征就是云。按照基本特征去衡量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他们还没有做到。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打造云的概念,中软说他们要提云,很多公司都在云,但是我给大家一个经验介绍,运用要分清楚三个主题,第一就是云的使用者,在座的各位,我们中小企业就是云的使用者,提供邮件服务,提供音乐、视频服务,各种服务的使用者。第二个就是提供者,提供者是提供各种云服务的人,像是163、谷歌、微软、腾讯等这些公司,他们是属于提供商。还有一类是建设者,他们是帮助这些云的提供商,帮助他们建云,比如腾讯,现在上海对云非常重视,推出一个“云海计划”,各个地方都在推,但是他们的云是什么,现在很多的人基本上是属于建设者的层次,比如IBM,现在全球跨国公司来讲,IBM说云是最多的,它是做什么呢?它在中国一点云都没有提供,它在中国所做的就是中国电信要做云,他就是说中国电信你要建云,我给你建,我给你存储、软件、硬件等等,他们很明确,中国企业要建云,中国政府要建云,那是要花很多钱,你投资给他让它来建,在投资的过程卖硬件、软件、服务。科大要做云,你到底是做什么云,是做提供者是?还是建设者?北京最大的一家公司也说要做云,它要做电视剧的云,那我们也要问你是作为云的提供者还是建设者?所以这里面,只有分析清楚了这个,比如做云的提供者、建设者,定位不同,导致你的战略、产品、市场行为都会不同,所以这个没有搞清楚,我们就要云起来,那纯粹是在炒作跟一个概念。这样的话,对不同的对象,如果你是一个云的提供者、使用者、建设者,对于不同的对象云计算有不同的价值,本质上来讲云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作为使用者而言,比如像是中小企业,在座都是证券公司,齐鲁证券,我们要用别人的云,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它是可以降低成本,原先要自己建一个案例系统、建一个交易系统,投资1千万,如果用云的方式,用云的模式去构建,只要一年付50万,但是每年都要付钱,它带给你是一次性投入的降低,应用马上升级。对于提供者而言,是改变了商业模式,现在用友软件也在提云,说他们也要跟云结合起来,那他们提云是什么呢?如果它的定位不是说那么的清晰,那到底是要做云的提供者,还是建设者?如果做一个云的提供者,对它而言就是商业模式的改变,用友在做了,比如金蝶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它现在自己也成立一个专门做云的网站,你上这个网站,现在有一个短的域名,k.cn,进入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可以进行租用,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对于它整个公司都是一种变革星的东西。
云跟物联网也涉及到很多核心技术,从现在来看有很多核心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为什么说现在很多核心的应用还没有建立在云的基础之上也是这个原因,比如虚拟化的技术,像是集成的技术,在线开发的技术,制造化管理的技术,这些当前来讲都不是完全的成熟,为什么会说纯粹意义上的云呢?比如IBM宣传很多的案例,比如在无锡建立一个云,曙光说他们在成都建了一个云,作为做动画云,这些都是一些概念,但是或多或少用到云的技术,但是还不能说纯粹意义上面的云。
云是商业模式的变革,现在全世界软件公司谁最难受呢?微软是最难受的一个公司,因为微软是发明了许可证销售的模式,但是现在在美国,云成为一个普及性的东西,现在国内的消费者跟美国消费者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美国的企业他们用软件默认选择互联网服务,但是在中国还是默认买一套软件,自己安装自己部署,但是在美国已经不是这样了,未来选择就是租用。现在租用有三种模式,广告收费、服务收费、佣金收费,我非常看好第三种模式,未来这种模式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未来互联网公司就是一个中介服务,焦点科技(002315)、阿里巴巴等他们下一步发展空间和模式,会作为服务外包的一个部分,不仅仅是说提供简历,而是包括找到合适的人,帮助找到人以后收取一定的佣金,这会成为未来整个互联网领域、软件领域、云计算最有想象力的模式。当前中国也对云的使用也有很多的担心。云形成三种主流应用,Saas(在线应用软件)、Paas(在线运营平台)、Iaas(按需提供各种服务器、存储、IDC等各种租赁服务)。
云时代的生态系统,有几类厂商非常的重要,第一个是终端的提供商,未来云的终端是什么形态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大家都是拿笔记本工作,但是现在也有人拿iPad出来工作,再过几年我们带什么出来工作呢?现在还没有定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未来到底是电子书、平板电脑、PC笔记本等等,这是一个有变数的东西,但是非常的重要。未来的终端虽然不能确定,但是肯定不是PC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局面。电信骨干网络运营商,这些具有通道杀伤力的运营商非常厉害,因为他们有渠道的掌握权,如果想上网就要通过他们的渠道,所以他们非常具有杀伤力。云中心服务提供商,Saas运营商,iPhone里面有上万个应用,其实就是来自于Saas运营商,所以这个也会是非常的重要。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这样的公司,在原先传统IT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是现在像是服务器,云计算来了,实际上对于传统品牌造成很大的冲击,云计算他们的IT能力相对来说非常的强,所以对品牌要求大大降低,他们反而会追求价钱低,满足功能就行了,比如谷歌,谷歌的服务器,它就是谁便宜,能满足需求就可以,所以现在IBM就遇到了问题,本来他们是卖服务器的,而且卖的非常好,而现在云计算出现,他们就会遇到冲击,而会给国内一些服务器厂商带来机遇,只要满足需求、价格便宜就可以,所以我认为这是机会。在新的生态系统下会带来新的机会,而些厂商会失去机会,这是我看到的一个生态系统。
总体来看,云,当今还处于一个导入的阶段,因为很多关键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大家还是在思考,至少到2015年会进入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应用东西出现。
云计算对各类上市公司也有不同的影响,从两个纬度来看,一个挑战,一个是机遇。我认为对互联网挑战最低,机会最高,像是携程这样的公司,提供服务类的公司,它会非常有前景,它本来提供是一种业务,但是它是基于IT的后台,云计算给他们带来的优点是说,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响应能力、服务能力、服务品质、服务体验大大的提升。所以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对于数据公司、外包公司,因为云的到来,要有很多的外包公司为它服务,未来云的运营商,就像电信身边围着一堆供应商,所以云也是一样,身边会也一堆人为它服务。挑战比较高的是企业级的软件遇到的挑战比较大,如果说企业级软件做ERP、HR这些公司,如果没有在云的时代做好布局,对于他们的挑战会非常大的。另一个是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这是目前上市公司最多的,像是电力行业、电信领域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他们必须提供云的方案,现在传统的行业解决方案他们对云的技术、方案了解度还非常不够,所以我跟很多公司有交流,我认为国内的解决方案上市公司,他们对云的认识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准。所以如果这些客户们,比如国家电网,说以后要建一种私有云,把自己的IT系统变成云的系统,那么它的系统能不能跟上我认为很成问题。IT服务的公司,比如神州数码专注于服务等,做IT服务的公司也是有挑战性,云的到来服务的模式发生变化,对桌面软件来说也有挑战,谷歌在美国做了一个很厉害的事情,他要自己组建一个传输网络,这样的话就没有运营商的事情了,在国内现在政策不允许这样做,但是这个例子说明,运营商现在靠着政策的垄断,有通道的特权,如果放开通道,现在三网融合对运营商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电视,以后也可以上网,也可以做操作,那可能我们就不见得通过电信的宽带,我就用广电的宽带可以做,这样对电信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电信也把云当作一个机会,如果应用好了云,可以用通道资源提供更多的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移动服务,还可以提供各种各样像是阿里巴巴的服务,腾讯的服务,所以对他们又是一个机会,如何把控会成为他们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全球来看,云时代的竞争格局,拥有独特资源会成为一个胜者,我对运营商比较看好,因为他拥有独特的资源,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买过来,我缺硬件、软件、平台,我就花钱买过来,但是没有这种通道是买不过来的,所以谁拥有独特的资源谁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最有力的竞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