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3G夹在中缝发展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一边是2G用户极具黏性地充斥着整个通信市场,另一边是4G凭借强大的新生优势步步紧逼。“如果3G在最近的几年内还无法发展成极具市场规模的用户群体,极有可能还没有繁荣就步入没落,而这种没落来源于用户对3G业务需求的始终低迷和排斥。”
3G市场萎靡不振
关于3G的“没落说”,是一名电信从业者的切身之谈。除了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3G远远没有真正走入消费者的生活中。让运营商更为头痛的则是3G用户始终得不到预期的增长。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宣布,截至目前我国3G发展速度远低于预期。“按计划,明年我国3G用户数应该达到1.5亿,但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3G用户数只有2520万,仅相当于原先目标的六分之一。” 9月末,中国联通迎来了第1000万个3G用户,这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第二家宣布3G用户突破千万。有报告称,即使这样的“成绩”,三大运营商目前的3G运营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预计最早实现3G盈利的中国联通也需要到2011年上半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更为尴尬的是,运营商收入比仍然是语音占据70%,也就是说3G用户使用习惯还是以语音为主,数据业务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业内人士不禁质疑:当所有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预期的目的,结果只能是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个不可为,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倘若2G足以满足大众打电话发短信基本的通信需求,那扬言打数据牌的3G又有无存在的必要呢?3G究竟能够给潜在的用户带来什么真正的改变?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业内人士对此都争论不已。 据了解,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从用户体验角度说,2G几分钟才能打开WAP网站页面,而3G打开的速度就几秒钟,这个就是体验的进步与优化。”通信行业专家李皞博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发现,自始至终李皞都是3G的积极拥护者,如他所言,“不管是感观体验、还是基于手机的内容与手机应用,都有着非常显著的质的变化,”例如运营商旗下的应用商城、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阅读、音乐下载就是3G应用的一部分体现。 可以看到,5月初,中国移动联合汉王、华为等5家终端厂商,推出定制电子书。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发手机阅读基地。手机阅读已被运营商定位为继手机音乐之后的最具潜力增值业务。 相比较而言,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的观点就显得“极其消极”:“3G本身绝不是天使,绝不是机会,而是一个陷阱,是一个无底洞,掉进去死定了。”会否一语成谶,目前还不得而知。
前有狼后有虎
前有狼,当指2G;后有虎,又非4G莫属。 有业内人士称,在上海世博会TD—LTE(准4G)规模演示网成功运行之后,工信部和中国移动正在3个城市推进规模化的实验试用,预计下半年会在每个城市设立100个基站,客户为5000人。初期将通过数据卡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到明年第三季时会扩展至智能手机用户,我国预计2012年开始小规模商用。 据了解,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