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时25分报道,手机实名制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手机实名制真正出台后,人们又在怀疑这项制度的可操作性:谁来负责用户信息的保密性?姓名+年龄+户籍地址+手机号码:这是多么完整而宝贵的数据库营销资源。
那么,手机实名制推广的利弊究竟如何?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实名制肯定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在3G到来的时候:
以前的情况就是我们的手机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基本是一个通讯工具。我们在说手机实名制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说比如我们面临垃圾短信这方面的一些限制。我们还没有考虑到手机已经是我们的一个钱包,我们可能以后会有手机支付,手机账户里面可能会有很多钱。如果我们的手机丢了以后,这个不是实名制的话,你就没有办法要求电信公司或者有关的部门把你的账户锁掉。但是因为你是实名制的,可以对你的身份进行认定,就可以把这个账户锁掉。那么安全一个很起码的基础就是我们认识到这个手机是你的,这才能是一个安全保证。
至于现在大家普遍担心信息会被泄露的这个问题,项立刚认为运营商自己把信息拿去卖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非常小: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运营商自己有比较多的收入,它卖信息得到的经济回报是非常低的,很难说运营商自己把信息拿出去卖。但是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是有的。运营商有些员工因为他在这个体系中,它可以看到甚至可以把它拷出来,有人去买,他也拿去卖了。这样的事情已经查处不止一起两起的案件了。但是现在运营商也加强了管理,哪个员工看了这个信息,改了密码,拷了这个信息,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运营商的管理我个人倒是觉得比买汽车的车行、医院、买房子、保险公司他们泄露信息的情况都要好。所以我是觉得有可能会有相关问题,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是像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无论如何,走出实名制这一步,“无法追查手机机主身份”的时代将逐渐成为历史,在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业务进一步拓展,特别是与金融、支付等业务的联系日益紧密,手机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手机实名制的推广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但落实过程势必是漫长而纠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