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提出“做世界一流企业,成为移动信息专家”的新战略定位,希望实现从移动通信运营向移动信息服务的转型。2007年初,中国移动发布2006年年报,其中写道:“拓展移动信息业务发展空间,为新一代业务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及至2009年年报,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已经占据营运收入的比重达29.1%,从中不难窥见中国移动这个通信领域巨头在媒体业务上的嬗变。
中国移动,应时而动
从2005年到2008年,中国移动用户数一直以超过20%的增长率上升,但到2009年,用户增长率降至14.2%。用户增长率的下降,首先是因为在移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市场份额已经近75%,碰到了天花板,其次,与政府的不对称监管也有关联。
在这一时期,用户的ARPU值一直下降,且下降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这个移动终端在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人们已经从通话延伸到了对多种信息服务的需求,运营商必须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种种原因决定了中国移动必须应时而动,积极开展媒体业务。
全媒体业务布局
从2005年的20.6%,到2009年的29.1%,增值业务在中国移动总营收中的比例逐年增大,这是诸多媒体业务共同做出的贡献。
中国移动的媒体业务布局,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全”。
听着手机音乐吃过早饭,打开手机报读新闻;坐上地铁,手机阅读填补你的坐车时间。读书累了?玩个手机游戏,不然看看电视动漫。忙碌过去,想要旅游,手机导航、12580、号码百事通告诉你何去何从。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生活、休闲,中国移动的全媒体业务,满足用户生活中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各种需求。
这些业务中,手机报、手机音乐、12580和号码百事通都已经开展了相当一段时间,渐趋成熟,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处于首位。
以手机音乐为例,其彩铃业务总客户达到了3.9亿,而2009年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总客户为1.47亿。
手机报方面,2005年10月中国移动开始试运行,2007年1月手机报被确定为重点业务,并制定了全国月均付费用户数1000万的考核指标,截至2009年6月,付费用户为4524万人;而中国联通在2009始将手机报纳入KPI考核指标,设定了919万用户的目标。
全方位支撑媒体业务
全媒体业务的开展,需要全方位的支持。中国移动从网络、内容、渠道几个方向,为其全媒体业务提供支撑。
网络:
全国覆盖,带宽有待升级
根据年报,2009年中国移动基站总数超过46万,人口覆盖率超过98%。这是一张全国的网,只要你是中国移动的用户,无论“移动”到了国内哪个省份,无需办理交接手续,都可以连接到移动网络,接收内容服务(漫游费目前尚未取消)。
然而提供媒体业务,仅仅覆盖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带宽。各媒体业务尤其是手机视频、手机动漫,无论是在线观看还是下载对带宽的要求都比较高。中国移动基站能否达到带宽要求呢?
目前,中国移动的网络还是G网为主,3G的TD基站正在建设,业务尚未充分开展。GPRS上网的峰值速率为115.2Kbps,平均上网速率在20~30Kbps。而且GPRS的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共用同一信道,如果网络用户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每个GPRS用户使用的带宽进一步降低,影响用户使用媒体业务的流畅程度。由此可见,中国移动的网络,信号覆盖做到了,带宽尚未到位。
不过,中国移动目前的主力媒体业务是手机报、手机彩铃这些对带宽要求不甚高的业务,并且中国移动正在发力建设TD基站(2009年中移动的3G基站已经覆盖了全国238个城市,地级市实现了70%覆盖;按照计划,2011年底全国TD基站达到16万个,网络覆盖全国100%的城市),尚有机会扩展带宽(TD理论带宽为2.8Mbps),补完自身网络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