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起,新增电话用户必须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留档
用3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流动人口众多,非实名用户存量巨大
热议数年的手机实名制即将步入实施阶段,记者从通信运营商处获悉,工信部已正式开会发文要求9月1日起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但本地三家运营商尚未接到上级发文,加上系统改造、流程规范等工作均需时日,预计最快在下月底之前实施。届时,新增用户一律需要实名登记,深圳逾千万未登记的现有用户将由运营商在3年内陆续补登个人信息。
预付费用户影响最大
工信部表示,手机实名制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9月1日起,新增电话用户必须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由运营商存入系统留档;第二阶段,待相关法规出台后,用3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
本地三家运营商内部人士均表示,已知晓此事,但未接到上级正式发文,因此这一工作较难在下月1日就全面启动,因为涉及到改造系统平台、规范社会渠道管理、员工培训、宣传物料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不可能在短短八九天内全部解决。
市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相关工作精神传达下来,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流动人口众多,非实名用户存量巨大,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社会渠道体系庞大,如何有效快速地推广实名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新增用户实名制的规定将主要对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市民产生影响。对于后付费用户,三家运营商早已实行实名制,目前实施预付费的品牌主要为移动的神州行、动感地带,电信的新大众,联通的如意通等,市民今后购买需进行个人信息登记。
目前,我市预付费手机卡的发放主要通过手机店、号码店、报刊亭等社会渠道,运营商内部人士估计,社会渠道售出的号码占整体市场的八成以上。工信部对此要求,运营商必须对社会渠道管理到位,社会渠道销售电话号卡同样要详细登记个人信息,运营商须及时收取相关信息存档,在这些号卡激活后,还应回访用户核实信息。
逾千万本地用户需补登
市科信贸工委最新统计显示,我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880万。三家运营商以往资料信息显示,其中仅有不到500万用户为实名制用户。
逾千万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补登记如何进行?市通信学会专家表示,相关工作量很大,预计运营商主要借助两种方式完成:当老用户前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同时留下身份证件信息,或是发短信要求老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到营业厅协助办理,但后者首先需要解决强制性的立法问题。
记者昨天在街头随机采访28位市民,27人表示尚不知晓此事,39%的人对此表示支持,42%的人认为不一定要全面实施,75%的受访者认为实名制可能有助于减少垃圾短信和诈骗短信,2/3的受访市民担心因此会泄露个人信息带来骚扰。
能否根治垃圾短信存疑
近年来垃圾短信、诈骗电话横行,使得手机实名制呼声高涨,但全面实施手机实名制就能根治垃圾短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指出,手机实名制对垃圾短信有遏制作用,但无法杜绝垃圾短信,也不是根治垃圾短信的唯一办法。实名制的初衷是网络安全,但推行不应操之过急、一刀切,现有用户规模大,全部实名制的社会成本很高,还需妥善处理好用户隐私权、自由通信权等问题。
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手机实名制有利有弊,需要各方关注,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情。手机实名制对于信息化应用、个人消费、社会公共事业都有明显益处,但由此带来身份信息泄露的问题是一大隐忧。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8.05亿。另据统计,目前全国超过3.2亿移动电话用户没有登记个人信息。
据悉,中国移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分公司准备实施工作。中国联通则提出实名制的初步方案,集团总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中国电信表示,目前99%的直属营业厅、逾1.5万个合作营业厅都具备了实名登记的条件。
记者观察
实名制五大难题待解
从2006年垃圾短信泛滥开始,手机实名制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由于存量手机用户数量庞大,加上各方利益交织,相关政策一直“难产”。目前终于迈开实施步伐,但手机实名制仍有五大难题待解。
首先是现有用户的补登记工作。深圳约有1300万手机用户没有实名登记,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要3年内逐一进行信息补登,难度不言而喻。有关部门还必须想好:如果有用户始终不来登记怎么办?停机目前似乎于法无据。
其次,个人信息隐私如何保障。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不仅对人们生活带来困扰,而且带来冒用个人身份等安全隐忧。此次大规模新增和补登个人信息,其中相当部分由社会渠道承担,如何确保运营商及其社会渠道不流出个人信息?
第三、假身份证的辨别问题。如何防止不法分子伪造身份证办理手机卡?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避免“束缚好人,管不住坏人”尴尬局面出现。
第四,具体实施中如何规范管理社会渠道。运营商直属营业厅好办,买预付费卡为主的社会渠道却可能成为一大瓶颈。仅在深圳一地,出售手机号卡的报刊亭、小卖店遍布大街小巷,如何确保每个网点都能按章登记、核实信息,显然会让运营商头疼。
第五,实名制的法律支撑须尽快出台。实名制的强制性实施涉及个人隐私权、公民自由通信权等问题。酝酿已久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何时出台,对实施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我国无疑希望通过手机实名制遏制愈演愈烈的垃圾短信和电话短信诈骗。这需要借鉴全球经验,规范移动通信市场经营的同时,对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给予人性化服务,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使得手机实名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真正起到源头管理、有效打击犯罪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