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0-08-10 |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
物联网正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规划与项目管理处处长、副研究员徐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其定义了不尽相同的概念和特征,而且对这些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也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一般大家理解的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和各种传感设备,实现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的一种网络,或者说是互联,在这个互联过程中,要实现全自动智能化的采集信息,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和智能高速海量的信息处理。”但我更同意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时,对物联网的形象描述——“感知中国”,实际上这就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目标。
徐昂谈到物联网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时说,物联网可以让我们精细的感知社会,比如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工业检测、个人健康等方面的应用,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模式要做相应的调整,即政府管理模式的研究。物联网的发展也一定会对生产方式带来变革,这种变革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革,这也是要研究的。有专家预测,物联网的发展将给市场带来上万亿的投资机会,这个产业链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工信部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应该如何去引导这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如何让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都是我们要尽快解决和研究的问题。还有物联网知识产权的研究,物联网对国家安全的研究等等。“我对技术本身不是专家,我更关心的是这个技术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
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就是要了解社会,特别是在经济、政治、社会等研究领域,只有准确、全面和快速的掌握社会真实情况,我们的研究结论才是正确的,我们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才是科学可行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调查方面,无论是数据量、调查成本、时效性和数据的处理能力,还是调查方法的改变,均将是一次突破性的变化,并将大大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和工具上一个新台阶。
在获悉由工信部电子贸促会承办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将于10月28-30日在无锡举办时,徐昂表示,我国需要培养和引导物联网技术应用,目前已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而应从应用、需求出发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这个博览会时机很好,我希望通过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能够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和应用情况,能够与这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