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日前宣布将合作共建坚强智能电网以来,这一概念引发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电网才是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实际应用有哪些?作为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合作重要内容之一的电力光纤入户,其对于坚强智能电网的意义何在?成本与性能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与通信研究所所长陈希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坚强智能电网对传统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您介绍一下坚强智能电网的具体含义。
陈希:智能电网的相关技术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一般认为,坚强智能电网的两个核心要素是“坚强”和“智能”。“坚强”是指电网本身应该具有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应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安全可靠供电越来越高的要求,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比如国家电网实施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及其他重要工程,就是保障电网“坚强”的重要举措。而“智能”是指电网应该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技术特征。如果说“坚强”针对的是电网的“身体”,那么“智能”针对的就是电网的“大脑”。我们知道,电网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个环节,事实上这六个环节都需要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技术为手段来实现电网的可管可控,目标就是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记者:既然坚强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那么这些特征的实际应用有哪些呢?
陈希:通常说的这“三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化,因为这“三化”都需要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进行支撑。一般来讲,坚强智能电网的智能技术特征主要应用于电网的管理和生产两个方面。其实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应用,电网早就有了,而且一直也在实践中研究改进,比如调度自动化、远程监测与控制等。现在结合新的实际需求,把它们归纳、总结、凝练,上升到智能电网的高度提出,并深入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互动化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我们现在的用户都是被动用电,互动化的电网则可以调动用户主动参与适时调整用电。比如,电力系统将来可能会实行分时段电价的策略,用户可以利用具备感知功能的智能电网提供的信息,更及时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和实时的电价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用电状态,甚至可以把富余的电卖给其他用户或电网公司。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做到互动、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用电。电网公司还可以自动地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为营销行为提供依据,可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故障征兆即可马上加以维护,快速定位及隔离故障区域,提高电网的管控水平。其实,这些都和大家现在普遍关注的物联网应用密切相关,电网行业将会不断强化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物联网市场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和商机由此可以想见。
记者:据我们了解,电力光纤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简称OPLC,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这是否意味着一根线路管道里既包含电线又包含光纤?与电信运营商敷设的光缆比较,它的制作成本和实际性能怎么样?
陈希:这里正好有两个我们光缆实验室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样品。该缆主要由光单元、导体、绝缘层、填充物、外护层、可能存在的铠装层和内护层等部分组成。其中导体用于传输电能,光单元含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这就实现了在一根缆中既包含电线、又包含光纤,通常所说的电力光纤指的就是该缆光单元中的光纤。该缆在实现电力入户的同时自动实现了光纤的入户。该缆属于电力特种光缆的一种,由于其应用场景不同,该缆既不同于铁塔上的常规特种光缆,也不同于通信用的普通光缆。目前,针对该缆的相关研究正在我院实验室紧张进行,并取得较大进展,已经获得不同材料、结构对性能影响的关系,已完成该缆的电科院企标,已完成国网公司企标初稿。在成本方面,无论拿该缆和电信的光缆比较,还是和广电的广播电视传输线比较,都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该缆既可以传电,又可以传光信号,它的功能本身就大于后两者。真要比成本的话,就应该拿该缆的成本与传统电缆和光缆的总成本一起进行比较,那样比的话,该缆的成本还是要低一些的(一种缆,一次施工)。在光纤传输性能上,因为所使用的光纤标准是一致的,所以该缆里的光纤和电信光缆里的光纤具有同样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