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市场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08-02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上海世博会为未来生活提供了崭新的图景,令参观者瞪大了眼睛。海尔展示厅内,工作人员在家用电器上按了一下按钮,室内的窗帘就徐徐关上。在手机上按一个键,屋里的电脑就关了。工作人员笑着说:“未来要拥有这样的生活,必须依赖基于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下形成的物联网。”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5年之内全面实现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6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北京、深圳、上海等12个城市和地区为三网融合试点地区,标志着三网融合正式启动。

三网融合,推动IT经济转型升级

三网融合可使消费者能够在单一平台或设备上获取多种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多个平台和设备来获得所需要的某一种服务。

多年来,专家一直在呼吁三网融合。因为,除了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提高使用效率、节省网络消费成本外,还能节约供应商成本,避免网络供应平台的重复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供应商效益。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三网融合,既是信息产业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又是信息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当前网络重复建设浪费惊人。北京东方信联董事长韩大庆说:“各个网络独立建设,造成的投资重复几近天文数字。”将广电包括在内,我国目前负责公共信息服务的运营商有4个,相应的,全国范围内有4张核心网。城市和乡村有各自完全独立的10张接入网,包括分属广电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4张宽带数据网、分属三大电信运营商的3张2G移动通信网和3张3G移动通信网。

韩大庆分析,仅以用传统技术来建设6个移动网络的无线覆盖部分投资来看,即可略见浪费的端倪:在城市中采用传统技术做室内覆盖建设的投资成本,约为每平方米每网12元左右。由于采用传统建设技术,各网络相互公用的设备和资源很少,因此6个网的建设就需要每平方米投资70元,如果我们将此数据跟全国建筑的总平方数相乘,仅此一项投资就会让电信运营商发憷。但如果能实现三网融合建设,网络覆盖的建设成本将很有可能降到6网每平方米20元以内。

运营商和信息消费者都在盼望三网融合。据国务院新闻办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0.2%。网上音视频已占互联网流量50%以上,手机网民规模达2.33亿。网络市场前景巨大,给运营商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打造宽带、融合、泛在信息网络,不仅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中国移动始终追求的目标,网络融合体现了这个方向。”对信息消费者来讲,便捷、效率、省钱的单一网络体系,远远胜过纷繁复杂的多网体系。

“三网融合是经济,更是民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研究员表示,三网融合是我国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步骤,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应该大力推进。

三网融合的脚步声清晰可闻,但“三网融合”的真正到来,还要等待时日。

三网融合,亟待跨过体制机制门槛

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在世博会城市化论坛上表示,以现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实现信息服务层的三网融合已经不存在难度,但网络融合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专家认为,网络融合必须要跨过现行的体制机制门槛。

经营机制导致接入网各自为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徐井宏说,我国目前各公共信息运营商除了因其各自独立的经济法人所决定的网络物权造成的独立网络建设外,基于全IP的核心网已完全可以实现融合建设和互通。但接入网络的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无论是街道、社区、住宅小区、车站码头还是办公室,位于这些区域内各种五花八门的线缆足以让人心烦意乱。虽然我们已经为接入网的融合建设呐喊多年,但收效甚微。

利益分配体制和准入机制需要调整。试点,需要解决网络融合中各大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网络服务平台问题。韩大庆说:“这一关,尤其难以冲过。”现在,各大运营商的利益分配格局已经形成,谁也不想轻易打破这个利益分配格局,新的竞争者的引入更是困难。固然,运营商都看到了网络融合带来的巨大服务便利和减少运营成本,但新的利益分配必须公平,各方都能接受,网络融合的方案才可以得以推进。新的竞争者的准入,才能使业态由于竞争而更具活力。政府是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制定者,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网络融合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机制同样需要突破。韩大庆说,从技术选择看,目前存在“轻中重洋”和轻需求导向技术重实验室技术导向两个倾向,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认为,同其他新兴战略性产业一样,网络融合技术的选择,面临着两个误区。一是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二是技术领跑却输在产业化。前者让我们在让出当下市场份额时,还以让度未来市场为代价,实在不划算。后一种情况常常使我们失去很多发展契机而不自知。据了解,在解决三网融合的接入网建设方面,国内有许多完全依靠自主研发力量设计开发的接入网技术,有的技术,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解决了网络融合建设所需的统一接入网技术难题。但因为市场不太认可国内的技术,因此难以产业化……

坚冰已经打破,试点地区正紧锣密鼓。深圳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规划,到2012年,深圳将完善三网融合相关政策、标准、制度,理顺管理机制;各项双向进入业务形成相当规模;相关产业链完整,形成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数字内容产业拥有一批有明显优势和品牌效应的企业和产品;至2012年底全市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徐井宏说,网络融合试点,一定会试出经验和模式,我们有理由期待。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