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各地纷纷发展物联网的现象,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应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合作,进行信息沟通,构筑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张建宁建议,国家应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
据悉,物联网极有可能作为下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因此各地要结合“十二五”规划,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其涉及的行业应用、传感感知、传感通信、运算处理等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订,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作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张建宁表示,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应在设计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订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另外,张建宁还认为,在物联网标准的制订工作中应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表示,目前各地发展物联网的重点一是要着力加强物联网发展,统筹技术研发产业化、标准化、网络部署以及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根据已有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优化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空间的布局,统筹部署下一代信息网络建设,着力培育跨行业,跨平台,跨应用的综合服务集成能力;二是着力突破核心关键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和重点技术攻关,同时建立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和创新集聚,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技术;三是着力推进先导性应用,重点在战略性基础设施、关键性的领域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创新应用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物联网应用进程,集成服务和应用服务的发展,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将保障安全作为物联网发展应用的前提,加强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快集聚感知、数据传输、交换物流、标识、解析体系的物联网关键资源。
此外,张建宁认为,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中,应充分考虑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