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0-06-24 |
信息来源:解放牛网 |
也许再过几年,国内旅客乘坐飞机时,就可以自由地在机舱内打电话、上网娱乐了!昨天,记者从中国航空客舱商务娱乐发展论坛了解到,国内移动通讯运营商已攻克机上通话的技术难关,并将软件开发的经营许可权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业内专家预计,最多只要10年,机上通话服务便可在国内航班上全面普及,通话费用预计为地面越洋通话的3倍。
机上通话已攻克技术难题
“坐上飞机关手机”是一项已被很多旅客熟知的民航常识。传统观点认为,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会干扰飞机正常飞机,引发空难事故。然而,在昨天的论坛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表示,机上通话并不是民航业的“禁区”。如今,国内外已有不少通讯企业研发出了相关系统软件。在飞机上打电话,将不再是一个梦想。
上航一名专家表示,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国航班上至今不允许、也没有条件使用手机、互联网。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机上通讯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除了在起飞和降落阶段,旅客必须关闭手机和电子设备,以免干扰驾驶员操作。在其它时段,完全可以实现让旅客保持与地面的联系。”
交通通信中心的专家也称,目前,国外已有少数航空公司向旅客提供通过海事卫星电话与地面联系的增值服务。不过,由于代价昂贵,容量有限,这种海事电话不可能向全体旅客提供。“很多旅客都期待在机舱内使用自己的手机,但大多数运营商的地面信号传达不到飞机所处的万米高空。 ”
他还透露,全球的信息化产业已开发出多种技术平台,可以把地面的手机基站信号和天上的卫星信号连接起来,帮助旅客实现在飞机上打手机的愿望。这种技术,就好比用固定电话拨打IP电话,或者在电脑上通话。
能否实现需等待政府批准
国航客舱服务部副总经理王晓伦指出,“机舱关门前,不少旅客需要在空姐一再提醒下,才很不情愿地关闭手机,这说明,他们渴望随时与外界联系。因此,机上通话的消费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他认为,是否能实现在万米高空中通话,将会成为航空公司吸引旅客及令旅客得到满意服务体验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据悉,深圳航空曾经与瑞士On-Air公司在2007年签订过合约,成为中国首家应用个人手机机上通讯技术的航空公司。但由于未获管理部门审批,最终这一项目不了了之。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透露,国内移动通讯运营商已经于去年7月、8月、9月分别与国航、南航、东航签订了机上手机通讯软件开发的框架性协议。目前,相关经营许可权的申请已上报国家经信部和民航局,正在等待最后批准。
收费是地面越洋电话的3倍
不少航空公司预计,如果飞机客舱内能通电话,费用肯定将高于地面。据中国交通通信中心的与会专家介绍,国外航空公司向旅客收取的电话费是每分钟1美元以上,相比1分钟收费50元人民币的海事卫星电话,还不算特别昂贵。专家还表示,机舱内的上网费用可以按流量来收取。
上航一位专家预计,如果在上海至美国的航班上开展机上通话服务,每分钟大概收费15元左右,是地面越洋电话的3倍。国航专家则表示,机上通话服务对航空公司暂无利润可言,开展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旅客,为其提供增值服务。 “我们估计,最多10年,机上通话便可在国内航空公司的客机上普及开来。 |
|
|
|
|
热门资讯 |
|
|
|
|
|